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中医疗法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调理脾胃,脾胃
2018-04-12阅读:9882 学员编辑 收藏
一、怎么调理脾胃
1. 调理脾胃应做到三餐规律
2. 调理脾胃不可刺激胃部
3. 调理脾胃应保持良好心情和适当运动
二、调理脾胃的保健粥
三、脾胃不好的表现

怎么调理脾胃

1、调理脾胃应做到三餐规律

现代人十个人有7个脾胃有问题多是饮食不计而造成的,常常饥一顿饱一顿,还有一些是减肥的人群疯狂的节食,再疯狂的暴食,久而久之吃坏了脾胃,依仗自己年轻,身体好,丝毫不在意是否会影响健康,是否给自己带来什么健康隐患,过了三十岁之后就会逐渐感受到自己的身体大不如从前,方知调理,其实防范永远比治疗更为方便更有有效。尽量做到三餐规律,不暴饮暴食,不因减肥节食。

怎么调理脾胃

2、调理脾胃不可刺激胃部

比如夏季人体温度很高,人们常常在满头大汗时,恨不得拿个冰块吞进肚里,于是大量的吃冰镇时间过长的西瓜,冷饮,冰激凌等,这样就使胃部受到强冷的刺激而造成胃部急剧冷缩,胃肠道血管壁就会突然紧闭收缩,造成一胀一缩的刺激,如果是吃热的食物同时,喝冰镇的饮料,啤酒更会加剧这种情况,久而久之,就造成了脾胃受损,出现了脾胃虚弱症状。

调理脾胃饮食宜清淡,应以清淡质软、易于消化为主,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多吃新鲜蔬菜瓜果,既可满足所需营养,主食以稀为宜,如莲子粥等。另外,吃些醋,既能生津开胃,又能抑制杀灭病菌,预防胃肠道病。

食欲不好,可用各种营养保健粥来开胃,并调理身体。如早、晚进餐时食粥,午餐时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又能补养身体。在煮粥时加些荷叶(称荷叶粥),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开胃,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

有虚寒胃痛的病人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冷;有脾虚泄泻的,可在脐中贴暖脐膏药,同时还应少吃生冷瓜果等,如感到胃脘部发冷,可及时服用生姜茶。

3、调理脾胃应保持良好心情和适当运动

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良的情绪会导致食欲下降、腹部胀满、暖气、消化不良等,而良好的情绪则有益于胃肠系统的正常活动。

适量的运动: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增加人体的胃肠功能,使胃肠蠕动加强,消化液分泌增加,促进食物的消化和营养成分的吸收,并能改善胃肠道本身的血液循环,促进其新陈代谢,推迟消化系统的老化。

夜间泡脚配合按摩涌泉穴,有助于祛除暑湿,预防热伤风,让人精神振奋、增进食欲、促进睡眠。

涌泉穴位于脚底中线前1/3与后2/3交界凹陷处。先将双手掌搓热,以右掌按摩左脚涌泉,左掌按摩右脚涌泉。

怎么调理脾胃

调理脾胃的保健粥

健脾养胃粥

材料:小米、大米、花生、核桃、松子、杏仁、红枣、山楂、红豆等。

作用:此粥能养肾气,健脾胃,清热润燥,增强机体免疫和防癌,是一种适合各类人群延年益寿的佳品。

据《滇南本草》记载:小米“主滋阴,养肾气,健脾胃,暖中”。

据《海药本草》记载:松子“久服轻身,延年不老”。

据《本草纲目》记载:杏仁“解肌、散风、降气、润燥、消积”;核桃仁有“补气养血,润燥化痰,益命门,处三焦,温肺润肠,治虚寒喘咳,腰脚重疼,心腹疝痛,血痢肠风”等功效;红豆“通小肠、利小便、行水散血、消肿排脓、治泻痢脚气、止渴解酒、通乳下胎”。

脾胃不好的表现

脸色发黄:一个人的脸色暗淡发黄,可能是脾虚,主要表现为吃饭不香,饭后肚子发胀,有腹泻或便溏症状。

鼻头暗淡:用手摸摸鼻头会发现有一个小坑,以小坑为中心,周围就是反映脾脏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最明显的区域。如果鼻头发红是脾胃有热证,表现为特别能吃,但吃完容易饿、消化吸收不好、口苦黏腻等。

口唇无血色、干燥:脾胃很好的人,其嘴唇红润、干湿适度、润滑有光。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的嘴唇干燥、脱皮、无血色,就说明脾胃不好。

怎么调理脾胃

便秘:如果脾胃运化能力减弱,就会导致大肠动力不足,继而造成功能性便秘。

睡眠不好:脾胃不好的人,睡眠质量也会降低,出现入睡困难、惊醒、多梦等问题。一旦脾气虚弱,睡觉时会流口水。

精神状态不佳:脾胃运化失常,容易导致健忘、心慌、反应迟钝等。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