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小儿食积,食积,积食
2016-06-01 10:59阅读:10414 学员编辑 收藏

一、治小儿食积偏方

由于婴幼儿消化功能发育不完善,一旦饮食不节,就容易积食,引发呕吐、肚子疼、发热、厌食、咳嗽、腹泻、便秘等不适反应。如果孩子早上有口臭、舌苔厚腻、口唇干红或晚上睡觉手心、脚心、腹部灼热等,或3岁以下小儿食指青筋变粗,很可能积食了。下面小编教你几种治小儿食积偏方。

治小儿食积偏方

1、治小儿食积的饮食偏方

应对轻度的食积,家长宜让宝宝减少饮食,辅以调理脾胃,消食理气的粥品。

1.1、淮山小米粥

做法:准备干淮山100g,小米100g,适量白糖。将小米淘洗干净,与山药片一起碾碎,入锅,加水适量,熬成粥。

功效:淮山有补脾的作用,而小米则能够养胃。淮山小米粥能够调补脾胃,滋阴养液。运用于小儿积食不消,吃饭不香,体重减轻,面黄肌瘦。

1.2、糖炒山楂

做法:准备红糖适量,去核山楂100g。将红糖入锅,加少量水用小火炒化然后加入去核的山楂适量,再炒5-6分钟,闻到酸甜味即可。每顿饭后让孩子吃一点。

功效:山楂可以开胃,本方可以用于小儿消化不良、胃口不佳。

1.3、白萝卜粥

做法:准备一根白萝卜,大米50g,适量白糖或盐。把白萝卜、大米分别洗净。萝卜切片,先煮30分钟,再加米同煮(不吃萝卜者可捞出萝卜后再加米)。煮至米烂汤稠,加白糖或盐适量,煮沸即可。

功效:白萝卜能够理气健胃,适用于小儿腹胀型消化不良。

2、治小儿食积的外用药

除了食疗方外,下面这些外敷的办法,副作用轻,家长就可以自行适量应用。

2.1、准备玄明粉3克,胡椒粉少量,一同研磨成粉末。填入脐中,外盖油布或油纸,覆盖消毒纱布,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用于食积较重之实证。

2.2、准备大黄30g、芒硝20g,一同研磨成粗末。混和装入布袋,外敷患儿脐腹部。用于食积腹胀、腹痛、便秘者。

2.3、准备酒糟80g,放入锅中炒热。然后分成两份,交替置于腹部热熨,每天1次,每次2~3小时。用于虚中夹实证。

3、治小儿食积的按摩方法

3.1、给宝宝捏脊:妈妈让宝宝趴在床上,露出背部,沿宝宝脊椎两旁二指处,用两手拇指、食指和中指从尾骶骨开始,将皮肤轻轻捏起,慢慢地向前捏拿,一直推到颈部大椎穴,由下而上连续捏几次即可。

3.2、给宝宝按摩腹部:妈妈可先搓热手掌,然后顺时针给宝宝慢慢按摩腹部数十下,最好早晚各做一次。

二、小儿积食怎么办

以消食导滞为主,可选消乳丸或保和丸加减。常用山楂、神曲、莱菔子、麦芽、陈皮、香附、砂仁、茯苓、半夏、连翘等中药。伴有腹胀疼痛者加厚朴、枳实;大便秘结者加木香、槟榔消积导滞,重者暂加大黄通腑;呕吐甚者,加姜、竹茹清胃降逆止呕;如果孩子有低热、舌红、苔腻微黄,可加胡黄连消积清热。

虚中夹实证治以健脾消食,消补兼施。健脾丸加减。常用药:党参、白术、山楂、神曲、麦芽、枳实、陈皮。如果孩子舌苔腻、不想吃饭,可加藿香、砂仁;舌质淡、腹胀、大便不成形,可加炮姜、厚朴、苍术。

特别是伴有呕吐、腹泻的患儿,可以暂时禁食8~12小时,待呕吐停止后,给予清淡的流质口服,如藕粉、蔬菜汤等。轻症食积患儿经过控制饮食,很快可以痊愈,重症食积的患儿须去医院治疗。

许多中成药对食积的治疗也有很好的疗效,如可给孩子服王氏保赤丸,每次1/3~1支,1天2~3次。还可以服化积口服液,每次5~10毫升,1天2~3次。如果孩子食积较重,而且伴低热,大便秘结,可以用枳实导滞丸,每次服2~3克,1天2~3次。孩子食积时间已经很长,腹胀喜按,面色萎黄,精神不振,选用小儿香橘丹则比较合适,每次服2~3克,1天2~3次。这些中成药药店里都有出售。

那么日常该如何预防小儿积食呢?其实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就能有效预防小儿积食,你不妨来看看吧。

三、如何预防小儿积食

1、调整饮食结构

多吃些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不要一味地增加高热量高脂的食物。让宝宝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适当增加米食、面食,高蛋白饮食适量即可,以免增加肠胃负担。

2、七分饱,益健康

无论哪种食物,再有营养也不能吃太多,否则不但不能强健身体,在效果上只会适得其反,弄不好会形成食积、腹泻等状况,伤害宝宝的身体。

3、三餐定量

给宝宝安排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不能饥一顿饱一顿,肠胃和人一样,该休息时休息,该工作时工作,否则会打乱胃肠道生物钟,影响消化功能正常运转。

治小儿食积偏方

4、晚上不要吃得太饱

宝宝白天活动量大,吃东西能消化,但晚上胃蠕动慢了,就容易积食。因此,晚上吃饭别太饱,即使喝牛奶,也要水多一些,奶粉少一点。

5、睡醒1小时不进食

早上或中午宝宝刚睡醒时,1小时内(至少30分钟)也不要进食,因为胃肠等内脏从低运转恢复正常需要一点时间,否则,也无益于消化和吸收。

6、不要吃太快

吃的太快食物没有经过很好的,充分咀嚼,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等不良后果。要让养成孩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营造好的饮食气氛,宝宝自然会吃的很开心的。

7、不要边吃边玩

宝宝慢慢的长大,容易被身边的事物吸引大家都喜欢在吃饭的时候看电视,宝宝很容易会被电视节目吸引,张口不吞咽、吃饭吃太快、边吃边玩同样这样对消化不好。

一、治神经性皮炎偏方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皮肤功能障碍性疾病,具有明显的皮肤损害。多发生在颈后部或其两侧、肘窝、腘窝、前臂、大腿、小腿及腰骶部等。常成片出现,呈三角形或多角形的平顶丘疹,皮肤增厚,皮脊突起,皮沟加深,形似苔藓。常呈淡红或淡褐色。剧烈搔痒是其主要的症状。下面小编为你介绍治神经性皮炎偏方。

治神经性皮炎偏方

1、五倍子、枯矾、炉甘石各6克。水煎至60毫升,涂擦患处,每日4次。主治神经性皮炎。

2、藏红花、天山雪莲、红景天各30克、藏茴香、藏紫草各20克、藏薄荷15克、雌黄7克、麝香5克,浸于500毫升高度青稞酒密封浸泡2—3个月,用药棉蘸药酒擦拭患处,每日2—3次。

3、胡麻、苦参以、生地各15克,当归、荆芥各5克,何首乌18克,白芍12克,用水煎服,每天1剂。

4、药生韭菜、大蒜各30克,一起捣成糊状,微热。然后用力的搽患处,每天2—3次。

5、鲜核桃皮适量,擦患处,每日2—3次。

6、鲜丝瓜叶适量,揉烂在患部反复摩擦,直至皮肤发红,一天一次,7天一疗程,治愈为止。

7、取肉桂200克,研为极细末,装入瓶内密封备用。使用时,根据病损大小,取肉桂末适量,用米醋调成糊状,涂敷病损处,两小时后糊干即除掉。

8、将冰片和樟脑各等份,共研细末,装瓶备用。将患处洗净,药粉撒于患处,外用纱布包扎。

9、艾蒿200克,韭菜200克,花椒50克。将上药加水煮沸,趁温热洗患处。每日洗1—2次。

10、15克蓖麻子仁、21克紫皮蒜、1.5克冰片、7厘米葱白及少许白糖一起放入器皿中,捣成泥后涂在患病的地方即可。

11、白鲜皮、苦参、蛇床子、地肤子各30克。水煎,趁热熏洗患处。主治神经性皮炎。

12、荆芥、防风、艾叶、蛇床子各6克,苦参12克,川椒15克。水煎,温洗患处,每日1-2次。

13、鸡蛋3个,米醋1斤。用鸡蛋置瓶内,加米醋浸没,浸7-10天后取出,去蛋壳,将鸡蛋与米醋搅匀,装入有盖容器中,每天用此液涂擦患处2-3次,坚持一段时间,有良效。

14、取鲜花椒叶适量,放入冷水中煮沸,洗敷患处,每次30分钟左右,水凉可加温后再洗,每日2~3次,至痊愈,再巩固1~2天防复发,整个过程大约需4~5天。

二、神经性皮炎的日常注意事项

1、忌搔抓,搔抓可使皮肤不断遭受机械性刺激而变厚,甚至引起感染。搔抓还起强化作用,病人愈搔愈痒,愈痒愈抓,形成恶性循环,病程因而延长。

2、忌热水,烫洗皮炎、湿疹在急性期,由于皮内毛细血管扩张,会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红肿、丘疹、水疱。用热水烫洗或浸泡,红肿加重,渗透液增多,加重病情。因此,皮炎、湿疹病人宜用温水淋浴,切忌在热水内浸泡和用力搓擦。

3、忌肥皂洗,特别是碱性大的肥皂,对皮肤是一种化学性刺激,可使皮炎、湿疹加重。若需用肥皂去污时,最好选择刺激性小的硼酸皂。

4、忌刺激性食物辣椒、酒、浓茶、咖啡等刺激食物,可使瘙痒加重容易使湿疹加重或复发,都应禁忌。

5、忌盲目用药皮炎、湿疹病程较长,易反复,患者要配合医生耐心治疗。有的人治疗心切,未经医生诊治在皮损处涂高浓度的止痒药;反而加重病情。因此,切忌擅自用药。

神经性皮炎是皮肤功能障碍性皮肤病,比较顽固很难根治。一旦碰上压力大、摩擦、日晒等等诱发因素就很容易复发,因而预防非常重要。那么神经性皮炎如何预防?

三、神经性皮炎如何预防

首先,要放松情绪,尽量持乐观积极的态度,生活要形成规律,劳逸结合。在饮食上少吃刺激性食品,如辣椒、酒、浓茶、咖啡等食物。还有海鲜、羊肉等也要少吃。

其次,要减少外来的刺激,神经性皮炎的反复发作,甚至致使皮肤局部增厚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剧痒导致不断地抓挠。这个抓挠的过程反而使皮肤不断遭受机械性刺激而变厚,甚至引起感染。随着病程的发展,患处会变得更痒,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搔抓还起强化作用,病人愈搔愈痒,愈痒愈抓,形成恶性循环,病程因而延长。

治神经性皮炎偏方

值得一提的是,有的人为了避免抓挠带来损伤,转而使用热水烫的方法来减缓瘙痒,但其实这样是适得其反。高热的刺激同样会促使患处的病程发展。建议患神经性皮炎的患者,用温水沐浴,并且避免泡热水澡和用力搓擦。

最后,就是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适当地清洗患处。清洁可以减少感染的发生,同时也避免刺激油脂的分泌。但是尽量避免杀菌性强的肥皂或洗手液,碱性强的清洁用品对皮肤会产生化学刺激,对神经性皮炎治疗不利。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