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怀孕,怀孕方法,怀孕食物
2018-02-11 20:00阅读:10274 学员编辑 收藏
一、有什么怀孕的偏方
二、影响怀孕的因素
三、提高受孕率的食物

有什么怀孕的偏方

1、有什么怀孕的偏方之易孕的体位

最容易受孕的体位是后位式,尤其是子宫后位的女性,比较推荐这种体位,可以让男方的精液顺利进入阴道,且不易流出,让子宫颈可以长时间浸泡在精液池中,从而达到受孕的目的。射精后,女性应该仰卧平躺,然后把双腿抬起来或者在臀部下方垫一个枕头,可以延长精液在阴道内的留存时间。

有什么怀孕的偏方

2、有什么怀孕的偏方之找准排卵期

众所周知,在排卵期同房,受孕率是比较高的,尤其是在排卵日同房,受孕率就更高。对于月经周期比较规律的女性来说,可以准确计算出排卵期,具体算法就是下次月经日往前倒推十四天,那天就是排卵日,排卵日的前面四天和后面五天就是排卵期,只要能够在排卵期同房,那么受孕几率是非常高的。除了这种方法来推算排卵期以外,还可以通过测排卵试纸或者卵泡监测等方法来测定排卵期及排卵日,会更加精准。

3、有什么怀孕的偏方之最合适的受孕季节

季节的变化对受孕有着明显的影响。选择怀孕的理想季节,对母亲的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家认为受孕最合适的季节是春末或秋初即3-4月或9-10月。

4、有什么怀孕的偏方之最合适受孕姿势

**爱的姿势对受孕的快慢有直接的关系。受孕的最佳性爱姿势是男上女下,采取这种体位时,位于上方的男性一次次冲刺都能更深更近地触到女方宫颈,等于无形中帮助精子更快更容易地“找到”卵子结合。

影响怀孕的因素

1、肥胖:多余的脂肪会影响荷尔蒙生成,使怀孕更加困难。越胖的女人,其卵巢功能下降越快。2009年发表在某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发现,18岁起就发胖的女性更容易患上多囊卵巢综合征,这是育龄女性最常见的荷尔蒙失调症状,也是导致不孕的首要因素。

2、过瘦:体内过多脂肪会影响生育,但是相反地,太瘦的女性也会遭遇生育困难,因其体内缺乏瘦蛋白,这种荷尔蒙能控制饥饿和饱腹感。而哈佛大学2009年的一项研究发现,瘦蛋白含量过低会导致月经失调,进而影响生育。因此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来保持健康的体重是女性提高生育力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有什么怀孕的偏方

3、年龄增长:女性通常在40多岁或50多岁时进入更年期,她将不再排卵,也就无法怀孕了。但即使在正式进入更年期的前10年左右,随卵巢功能的衰退,排卵数量的下降,她也有可能出现生育问题,这段时期被称为围绝经期。关于生育力何时开始急剧下降,官方还没有正式数据,但很多医生认为在35岁以后怀孕会变得越来越困难。一些女性会提早进入围绝经期,另一些人则会在40多岁后仍有生育能力。因此 对任何年龄层的女性,如果想怀孕,应尽早看专科医生。

有什么怀孕的偏方

4、母亲的遗传:基本上,女儿进入更年期的年龄会与母亲相仿。同时,女性的卵子数量在她出生时就固定了,而遗传因素会决定卵子的多少,也会决定排卵的速度。但并不是所有女性都遵循与母亲同样的规律,外界因素也起重要作用。

提高受孕率的食物

1、叶酸:叶酸能有效降低胎儿畸形的几率,对一些妊娠疾病也能起到预防作用。女性在孕前储存足量的叶酸,对优生优育起着重要意义。

富含叶酸的食物:鱼类、蛋类、绿叶蔬菜、各种动物肝脏等等。

2、蛋白质:蛋白质是人类生命的基础,是脑、肌肉、脏器最基本的营养素,占总热量的10%-20%。女性平时每天每千克体重需摄入1-1.5克,备孕期间应增加至1.5-2.0克。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牛奶、鸡蛋、瘦肉、鱼类、豆制品等。

3、维生素:维生素不仅为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而且还是维持正常生殖功能所必需。人体若缺乏维生素易造成不孕,即使怀孕也容易发生胎儿缺陷,导致流产、早产和死胎的几率也较高。

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蔬菜、水果等。

4、微量元素:如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对提高人体素质,维持人体健康十分有帮助。合理补充这些营养元素,将有助于提高体质,对受孕有益。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