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食疗养生 >> 养胃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宝宝急性胃炎,急性胃炎原因,急性胃炎预防
2017-06-13阅读:9728 学员编辑 收藏

文章目录

一、宝宝急性胃炎原因
1. 宝宝急性胃炎原因之物理因素
2. 宝宝急性胃炎原因之机械性损伤
3. 宝宝急性胃炎原因之饮食因素
4. 宝宝急性胃炎原因之精神因素
5. 宝宝急性胃炎原因之化学因素
6. 宝宝急性胃炎原因之应激状态
7. 宝宝急性胃炎原因之蛋白过敏
二、宝宝急性胃炎吃什么
三、宝宝预防急性胃炎的饮食要点

宝宝急性胃炎原因

1、宝宝急性胃炎原因之物理因素

进食过冷或过热与过于粗糙的食物、异物和柿石刺激,胃放射及胃冷冻治疗等亦可造成胃黏膜损伤,引起炎性改变。

宝宝急性胃炎原因

2、宝宝急性胃炎原因之机械性损伤

留置胃管、胃内异物、胃柿石、食管裂孔疝可机械性损伤胃黏膜。另外腹部肿瘤放射治疗后可引起急性胃炎。

3、宝宝急性胃炎原因之饮食因素

最常见的是由于不洁饮食所致的急性胃炎,常见的细菌感染为葡萄球菌外毒素,肉毒杆菌毒素,沙门菌属内毒素及嗜酸杆菌。幽门螺杆菌在急性感染期也出现急性胃炎,若未能消除可能转化为慢性活动性胃炎。病毒感染因素常见的有流感病毒、肠道病毒、麻疹病毒、EB病毒等。

4、宝宝急性胃炎原因之精神因素

精神、神经功能失调,各种急重症的危急状态,以及机体的变态(过敏)反应均可引起胃粘膜的急性炎症损害。

5、宝宝急性胃炎原因之化学因素

宝宝急性胃炎原因

5.1、药物:水杨酸盐类药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

5.2、误食腐蚀剂:强酸(如硫酸、盐酸、硝酸)、强碱(如氢氧化钠、氧氧化钾)引起胃壁腐蚀性损伤。

5.3、误食毒性物质:毒蕈、砷、灭虫药、杀鼠剂等化学毒物,均可刺激胃黏膜引起炎症。

6、宝宝急性胃炎原因之应激状态

应激状态某些危重疾病如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败血症、休克、大面积灼伤等,使患儿处于严重的应激状态,是导致急性糜烂性胃炎的主要原因。

7、宝宝急性胃炎原因之蛋白过敏

外源性蛋白过敏引起胃炎,在牛奶或牛奶制品喂养的婴儿中尤为常见。

宝宝急性胃炎吃什么

饮食调理对治愈小儿慢性胃炎甚重要,总的来说儿童的食物需遵循“细、软、嫩、烂”的原则。儿童时期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更需要如牛奶、炖蛋、鱼、豆制品、面条、粥、新鲜蔬菜、水果等营养丰富的食物。另外可以吃一些对胃消化功能有帮助的食品,如山药、扁豆、莲子、猪肚等。下列几种饮食疗法适合儿童应用:

1、白萝卜500g,蜂蜜150g。将萝卜切丁,放于沸水中煮熟捞出,晾晒半日,再放锅内加蜂蜜用小火煮沸,调匀,冷却后装瓶,每日服3汤匙。适合于胃部胀痛、嗳气、反酸的患儿食用。

2、饴糖20g,冲入豆浆250ml内,煮沸后空腹饮用。适合胃部隐痛、手足不温,怕冷的患儿。

宝宝急性胃炎原因

3、取莲子、糯米、薏米各50g,红糖15g。莲子用开水泡胀,剥皮去心,放入锅后加水煮30分钟后加粳米及薏米煮沸,小火炖至烂,放红糖后食用。适合中上腹疼痛、消瘦、食欲不振、舌苔腻的患儿。

等到病情有所缓解之后可以开始慢慢的吃一些鸡蛋汤、鸡蛋羹、粥、瘦肉泥、面汤等等食物了。

宝宝预防急性胃炎的饮食要点

1、首先要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多食清淡,少食肥甘及各种刺激性食物,如含酒精及香料的食物。谨防食物中的过酸、过甜、过咸、过苦、过辛,不可使五味有所偏嗜。有吸烟嗜好的病人,应戒烟。

2、饮食定时定量。长期胃痛的病人每日三餐或加餐均应定时,间隔时间要合理。急性胃痛的病人应尽量少食多餐,平时应少食或不食零食,以减轻胃的负担。

3、注意营养平衡,平素的饮食应供给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利于保护胃黏膜和提高其防御能力,并促进局部病变的修复。

4、饮食宜软、温、暖。烹调宜用蒸、煮、熬、烩,少吃坚硬、粗糙的食物。进食时不急不躁,使食物在口腔中充分咀嚼,与唾液充分混合后慢慢咽下,这样有利于消化和病后的修复。要注意四季饮食温度的调节,脾胃虚寒者尤应禁食生冷食物。肝郁气滞者忌在生气后立即进食。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