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母婴养生 >> 备孕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备孕减肥,孕前的保健,备孕的方法
2016-09-16阅读:10260 学员编辑 收藏

备孕期怎么减肥方法

因此已经肥胖的女性,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调节饮食来减轻肥胖。

1、要控制进食量就是主要控制糖类食物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米饭、面食等粮食均不宜超过每日标准供给量。动物性食物中可多选择含脂肪相对较低的鸡、鱼、虾、蛋、奶,少选择含脂肪量相对较高的猪、牛、羊肉,并可适当增加一些豆类,这样可以保证蛋白质的供给,又能控制脂肪量。少吃油炸食物、坚果、植物种子类的食物,这类食物含脂肪量也较高。

备孕期怎么减肥方法

2、一日三餐是预防体重增加的一条铁定的规则,喜欢吃零食的人很容易导致总热量摄人超平衡。 虽说如此,但也不能过分地控制饮食。看电视、读书的时候不要吃,如果想吃,也要有所节制。

3、注意不要多喝饮料和果汁。可多吃一些蔬菜水果,注意要选择含糖分少的水果,既缓解饥饿感,又可增加维生素和有机物的摄入。可选择热量比较低的水果作零食,不要选择饼干、糖果、瓜籽仁、油炸土豆片等热量比较高的食物作零食。

4、减肥的主要措施是控制饮食,增加体育活动,力争把体重降至比标准体重稍重一些的水平(即超标重量在10%以内),在减肥的同时辅以调经和促排卵治疗。可应用中医辨证进行调经,或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试用小剂量甲状腺素有时也可达到促排卵作用。

女性孕前测量标准体重有两种方法

方法1、临床制定的标准体重

在临床保健中,体重低于45公斤或者高于70公斤都属于高危孕产妇,会增加怀孕期和分娩时的危险。所以,即便按上述公式计算不超标者,如果不在这个临床标准当中,也要加强保健。

方法2、用体重指数(BMI)来衡量理想体重

BMI=体重(单位为Kg)/身高(单位为M)的平方。

例如一名体重为52公斤,身高是1.62米的妇女,她的BMI=52/(1.62*1.62)≈19.8。BMI在18到25之间的是正常体重;如果你的BMI低于18就应该在计划孕时增加体重;如果你的BMI高于25就应该在计划怀孕时适当减肥。

例如体重为52公斤,身高是1.62米的妇女,标准体重应该是162-110=52公斤。超重百分比=(52-52)/52*100%=0。也就是说,她的体重是最标准的。

凡是超过标准体重10%者为偏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者为肥胖,低于10%者为偏瘦,低于20%者为消瘦。超胖者要减肥,而超瘦者需要增加体重。

备孕保健的常识

1、改善你的饮食

学会吃一些你真正需要的食物,也就是说一天至少三餐均衡的饮食,该饮食由能提供健康身体所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四大类食品构成。其中对健康孕妇最为重要的两种营养素就是钙和叶酸。别忘了坚持喝牛奶、吃柑橘类的水果和果汁、深绿色叶子的蔬菜、坚果、豆类、带皮的谷物、强化面包和谷类。

2、达到一个健康的体重

一直希望减轻一点体重吗?是时候了!怀孕时是最好的接近推荐体重的时候了。从选择低脂、高纤维的食物开始。需注意,配合平衡膳食还要有适当的运动,使得体重以每周1-2磅的速度安全减少。如果你的体重低于正常,多长些肉!研究者发现,低体重的母亲有分娩低体重儿的倾向。

3、开始补充维生素

健康人摄取均衡饮食时是不需要维生素补剂的。产前补充维生素(或多用途的多种维生素)是为了保证孕妇获得足够的几种重要的维他命和矿物质。其中位列第一的是叶酸——一种预防胎儿发育过程中神经管畸形的一种b族维生素,所以叶酸是必须要吃的。

4、制定(并坚持)一个锻炼计划

一个好的、均衡的健身计划可以提供三方面重要的益处:耐久力、力量和柔韧性,这是你应付日复一日的母亲生活的压力所需要的。至少应在怀孕前3个月开始健身,这可以使你在怀孕期更容易保持活跃的生活方式,使孕期生活更轻松度过。健身运动包括跑、走跑交替、散步、游泳、骑自行车和有氧运动。但是,其中有些运动相当激烈,不能在怀孕早期采纳。所有上述的运动,你都要缓慢的开始,不要让你的身体太疲劳。

5、停止酗酒、吸烟和摄入毒品

众多研究表明:酗酒、吸烟和摄入毒品和低体重儿、流产、aids及产后的行动障碍有关。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