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出想要自杀的原因,进行劝导。要告诉他,他死了以后家人会怎么想念他。自杀的人一般都有抑郁症,要带他去看医生。绝对不要说,他死了也不会改变什么。要动员更多得人关心他,重视他,让他感受到温暖。情况严重的一定要尽快去看心理医生。
1、人死是不能复生的,好死不如赖活着,怎么死都不会快乐的。
2、人生在世烦恼无量,人生没有笔直路,坎坎坷坷过一生。时间是不能停留,就没有必要伤春悲秋。
3、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他计较的少。人生的路很长,烦恼也好多。
4、要调好心态。好的心情就是天堂,愤怒的情绪就是地狱、要想快乐的事,忘记不愉快的事,不愉快的事过去就是过去了。只要你调好心态,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5、不要再去想它了,就像日历你翻过去就不要再翻回来了。
6、去爬爬山,看看蓝天、白云,听听音乐,跳跳舞了。时间会冲淡一切,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雨过天晴会出彩虹。
7、你想过你死后会去那里么?你知道你死后有什么感觉么?你明白你是为什么活着的么?活着就是体验生命。没有快乐的生命是不完整的。没有痛苦的同样。自己的生命只是自己的你有权选择放弃,但是走上这条路就没的回头了。你有过后悔的事么?想想那种感觉。
8、给他详细介绍各种自杀的办法,以及如果死不了被救活了会变成什么样,听了之后如果还想自杀那就找心理医生吧。一般想自杀的人都是觉得无路可走了,自杀后就解脱了,甚至可以是一个完美的收场(特别是在感情得旋涡中),可以想办法让他了解其实自杀一点都不美,得不到他想要的结果,但如果不自杀大家可以一起想办法的!
9、你弄得比他还惨,让他反过来劝你。
10、一般想自杀的人,想结束自己生命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气的,也就是需要很大的心理能量,在跟她交谈的时候,可以让她慢慢释放这行负面的能量(需要专业的技巧,否则适得其反),不知不觉中,就分散了她的注意力,有个很重要的地方就是:不要谈及关于时间的话题。危机自杀干预,一般人最好不要随便去做,否则一旦失败会让自己造成不良的心理阴影。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总结的15岁小孩自杀怎样劝说的办法,建议大家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多分析孩子的内心世界和所受到的挫败,下面小编为您介绍几个例子。
随着孩子一天天地长大,也许父母的烦恼就增加了。他们会觉得孩子越大越不听话、越难管教。做为孩子,他或她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会与父母产生对立情绪,出现所谓逆反心理。这种逆反心理大致出现在10~20岁的孩子,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
当下的孩子生就一个物质相对富裕的时代,他们对幸福没有对比,对苦难没有体验,独生子女的特性又让他们没有兄弟姐妹。网络背景下的生活,使得他们对死亡也没有明晰的概念,亦无法和成人沟通珍爱生命。
于是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他们一碰就碎,成了玻璃人,甚至在花季年华,选择永远地诀别这个世界——“频频自杀”,让多少家庭心碎,社会也会支付高昂的隐形成本。
例如贺某15岁,是一名休学在家的初中学生,曾读于某知名中学。
据了解,去年初二下学期时,平时在班上排名前几的他一次考试发挥失常,在学校受到了老师批评,回家后,爸爸妈妈听说他没考好,也劈头盖脸一顿臭骂,指责他“你就是骄傲自满”。自此,贺某成绩一落千丈。到后来,贺某觉得自己活着没有意义,三次割腕自杀未遂。
经医院诊断,贺某正是遭受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后,心灵受到沉重打击,失落加紧张焦虑,最终患上了重度抑郁症,屡屡产生自杀倾向。
贺某曾很委屈地说,其实他已经很努力了,本来就受到了老师的批评,没想到爸爸妈妈问都没问清楚原因,就说他“骄傲自满”,其实他没有。
还有一个高一男生吕某,有点矮,嘴唇因儿时外伤,留下明显疤痕。在新学期开学第一天,他从几名女同学身边走过时,突然听到有人说了句“哎哟,好丑哟!”。
吕某听后很伤心,回家后,向父母讲述经过。“你哪点丑嘛,不要听这些。”吕某的父母只是让儿子不要在意这些闲话,说他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没想到的是,吕某越来越沉闷,他的班主任反映称,他在学校经常独来独往,不和同学交流。后来,老师还发现,吕某经常用刀片划手臂自残。经医院诊断,吕某也属于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吕某当时是想向爸爸妈妈求助,但父母没有给出很好的解决办法。
是孩子太脆弱了吗?这与青春期孩子最敏感的特质有关。青春期的孩子对事物的辨别能力还很欠缺,猜疑、胡思乱想严重,在遇上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时,往往会把事情想得很糟糕,如果没有得到很好帮助,就会心理扭曲。家长和老师要学会解读孩子的内心,释放孩子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