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医学健康 >> 术后饮食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磨骨后遗症, 磨骨
2017-04-08阅读:9910 学员编辑 收藏

文章目录

一、磨骨后遗症
1. 磨骨后遗症有哪些
2. 什么是磨骨手术
3. 磨骨手术是怎么做的
二、磨骨后怎样护理
三、哪些人不宜做磨骨

磨骨后遗症

1、磨骨后遗症有哪些

磨骨作为一种创伤比较大的手术,会出现一些并发症。术中可能会出现面部动脉或静脉出血,术后出血可导致血肿,需清创处理积血,并再次彻底止血。

而且还会出现下颌缘不齐或下颌缘中部继发成角畸形,下颌骨升支骨折等,这些都是比较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及时处理。如果出现下颌角明显不对称,还要进行再次手术矫正。还会出现感染现象,轻度感染需加强抗生素治疗,中度感染需清创引流。

2、什么是磨骨手术

磨骨手术就是将腮帮子部位的骨头打磨掉一部分,使不够理想的脸型变成标准的鹅蛋脸或者瓜子脸。在手术过程中,并不需要切除任何的骨头,只需要使用专业的磨具将下颌角骨头外层磨薄,缩减其宽度,即可达成瘦脸目标。

磨骨后遗症

磨骨瘦脸术是十分严格、精细的手术,通常对手术医师的资历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磨骨手术全过程也有严谨的操作规程,相较于重睑术之类的简单手术而言,磨骨手术的风险是要相对高一些的。但是只要求美者选择正规整形医院做此手术,并且做好切实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工作,就能够确保手术的安全性,求美者无需太过担忧。

磨骨手术的整项操作过程并没有特别复杂,它主要是将磨除部位骨骼露出来之后,根据设计好的脸型,将多余的颧骨以专业的磨骨工具磨去就能达成改善脸型的目的。手术本身是没有什么风险的,最终的安全与否主要还是由求美者对医院的选择来确定。

3、磨骨手术是怎么做的

磨腮削骨手术是在口腔内侧接近下颚角的位置切开,从口腔内将面部皮肤和肌肉翻开,将肌肉与骨膜进行分离,把需要磨腮削骨手术的骨头部位暴露出来,根据设计的截骨量,画出截骨线;用长柄摆动锯,按照截骨线截除下颌角,一般可以弧形截除3~4cm长、1~2cm高的范围,修平截骨后的棱角。

磨骨后遗症

磨腮削骨手术效果如何?如果患者颊部较为肥大,可以同时去除部分内层咬肌,或者向外侧稍加分离去除部分颊脂垫。要注意磨腮削骨手术中保护神经血管和截骨对称。

磨腮削骨手术是对多余下颌骨内、外两层全部切除,再对余下颌骨外板的边缘继续打磨变薄,对于各种严重的下颌骨宽大问题都能从根本上予以解决,轻松实现脸部两侧外观缩窄明显。

磨骨后怎样护理

1、磨骨术后15天内不要大笑

磨骨术后,不要张口大声叫喊,也不要大笑,尤其是在消肿期间(一般为术后10-15天左右),原因倒不是下巴会掉,而是在恢复期间,任何对下颌部位较大的外力冲击,都会让你疼痛不适,而且会影响最终整形效果。

2、术后半月内不嚼坚硬食物

为减轻肿胀,术后一般会上头套,头套戴着会有不适,但一定不要随意挪动或者摘除,不然很容易延迟愈合期,还可能导致脸部变形。除此之外,磨骨术后半月内,最好食用米汤、果汁、蔬菜粥等半流质饮食,不要嚼太坚硬的东西,半月后再恢复正常饮食。

3、用漱口水做好口腔护理

下颌角手术大多在口内做切口,因为术后不会留下疤痕,而且恢复更快,但做完磨骨术后几天,保持口腔卫生就需要你用心了。术后1周内不能刷牙,你可用漱口水早、中、晚各漱口一次,5-7天拆线,拆线后不要用力按摩下颌部。

磨骨后遗症

4、学会分散注意力以缓解疼痛

术后麻药消失后的最初几天可能有比较明显的疼痛感,半卧位可减轻术部肿痛。可用听喜欢的音乐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也可以考虑服用医生推荐的止痛药物镇痛,但脸部出现剧烈持续疼痛时你需要立即找医生查看。

哪些人不宜做磨骨

1、有内科疾病患者:心脏病、肝炎、肾炎、肺炎、 高血压急性期、有血液性疾病者、糖尿病者、甲亢等疾病;

2、手术区有感染灶,如龋齿、牙周炎、口腔溃疡等的求美者;

3、手术区有肿 瘤的人;

4、面部有神经性病变的求美者;

5、麻醉药有过敏史的求美者;

6、瘢痕体质的求美者;

7、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的求美者;

8、女性处于月经期或孕期。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