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中医常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简便灵验“隔蒜灸”
2011-03-07阅读:10204 学员编辑 收藏

1974年,我和弟弟都是生产队的主劳力。就在这一年初夏的一天,气温突降,下到水田劳动时双脚顿生寒意。第二天,弟弟说感觉左侧腹股处隐隐发痛。从第三天起,就见痛处肿起,微红,步履受限。我因抽工余自学了中医,就去抓了些中药让弟弟内服兼外敷,但治疗两天后以无效告终。后又请公社卫生院医生肌注青霉素两日,却见肿势愈增,面积达半巴掌大,疼痛难忍使弟弟卧床呻吟。

束手无策之际,听说一村民刚好从20里外请来一位姓黄的老中医为家人诊病,我立即将其邀至家中。黄老诊毕,要我立即去取艾叶和大蒜。邻居家存有艾叶,大蒜又正值成熟期,两物很快齐备。遵医嘱,我将艾叶反复揉搓成绒,将大蒜分瓣去皮,捣如泥状。只见黄老取出桑皮纸,将艾绒裹入其中,在桌上滚搓成长约1尺的圆柱形艾条。他搓毕,我如法搓制两根备用。他将蒜泥涂敷于弟弟的患处,厚约半厘米,将肿部覆盖无余,再点燃艾条,距蒜泥2~3寸外,以热力灸烤之。约1小时后,弟弟说已感觉好些,腿可慢慢伸展。黄老又嘱母亲熬些生姜紫苏汤加红糖,令弟弟喝一大碗后盖厚被出汗,并说“汗出则疮好”。就这样,先后灸治5次、调理3天后,弟弟即可出工劳动了,其肿处的疙瘩半月后便消散无迹。

以后数十年,我曾以上法治愈20余例病情相似的患者。这种得之不易的偏方也因此让我难忘。

北京天坛医院中医科主任樊永平点评:灸法是借助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刺激,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疗法。古书言,“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灸法的原料很多,但临床上多以艾叶为主。艾叶气味芳香,易燃,具有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及防病保健的作用。《名医别录》曰“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

隔蒜灸是临床常用的艾柱灸中间接灸的一种,所谓间接灸就是灸时艾不直接接触皮肤。其他间接灸还有隔姜灸、隔盐灸等,临床可根据病症选择。同样,艾灸亦具有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的作用。同时,用蒜的目的有二:使传热均匀,防止局部皮肤灼伤。除此,蒜本身具有散寒解毒之功。

文中患者因外感寒湿,阻滞经络,气血不通而发为疖肿,肢体活动功能受限。用隔蒜灸治疗有效。本法要点是因受寒湿且时间不长,但若系热毒所致或感受寒湿已久,早已化脓,则非本法所宜。文中还提及患者服生姜紫苏汤加红糖,也符合中医的原理,因疮痒初起,故服生姜、紫苏、红糖汤,具有散寒解表的功能,有助于疮痒的治疗。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