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中医常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中医外用 可治疖子
2011-05-21阅读:9427 学员编辑 收藏

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疖子、痈、丹毒等皮肤外科感染性疾病大大减少了,不过到了夏季,还是有不少人被疖子这个看似小却很麻烦的小病折磨着。

人体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通常都有细菌存在,在蚊虫叮咬、局部擦伤、有痱子、经常受到摩擦和刺激,全身或局部抵抗力降低时,可能引起感染发生疖子。有的人还会同时出现多个疖子或者反复发生在身体各处,断断续续持续数月,常令患者苦不堪言。

由于疖子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西医多采用抗生素治疗,局部的处理是在红肿疼的时候多用温和的具有防腐消炎作用的鱼石脂软膏,脓肿形成后切开排脓,换药。一般需要3周以上时间才能完全好,非常痛苦不说,还可能因感染严重,出现全身不适、畏寒、发热等症状。

中医把疖子的疾病过程分为肿疡、脓疡、溃疡三个阶段,治疗主要用外敷的方式。在红肿初起的时候用消炎膏、五行散等药贴上,早期可以促使炎症消散;当遇到已经化脓的疖子,用火针或洞式切口排脓,并在伤口外用药物覆盖;然后再用去腐生肌的方式促进愈合,5-14天即可愈合。

与西医“强调无菌,保护创面”不同,中医更强调用药来促进表皮细胞、肉芽组织的增生和分化,促进创面再生血管的形成。西医认为伤口不能有脓,有脓说明有感染存在。但中药换药后创面肉芽生长旺盛时,其黄稠无味的脓液分泌随之增多,这里面含有各种抗体、补体、纤维素及杀菌物质,是局部消炎、组织重建的重要条件。这就是中医所说的“拔毒生肌”、“偎脓长肉”。因此中医外科对乳腺炎、丹毒、糖尿病、各种化脓溃烂等外科感染性疾病都有不错的治疗效果。

预防疖子,应做到以下几点

  • 讲究皮肤的清洁卫生,勤洗澡、理发、换内衣、剪指甲。
  • 避免皮肤破损,特别要保护硬领、腰带等皮肤易损区。
  • 皮肤被蚊虫叮咬后不可搔抓,否则细菌入侵最易生疖。
  • 及时治疗瘙痒性皮肤病,如湿疹、痱子和足癣等。
  • 洗澡时,不要用碱性大的肥皂,以免破坏皮肤表层的弱酸性环境,而降低其天然抗病能力。
  • 饮食宜清淡,不要吃油腻和辛辣食品。
  • 爱生疖子的人可在医生指导下内服六神丸、牛黄解毒丸等清热消炎药,以清除体内的“火毒”。
  • 家里要防暑降温,注意室内通风,避免老人、孩子、胖人因出汗过多而生痱子。
  • 有反复发作的疖子的人,所用过的用品要清洗晾晒消毒。
  •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