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中医常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小儿可以针灸吗
2018-01-10阅读:9441 学员编辑 收藏

养生导读:小儿可以针灸吗,小儿针灸注意事项。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那么小儿可以针灸吗?下面一起来看看小儿针灸注意事项。

小儿可以针灸吗

一听说要给小孩子扎针灸,许多家长常常存有害怕恐惧心理。“小孩子能扎针吗?”“给小孩子怎么扎针?”等一系列问题就会提出。

根据针灸医生的多年临床实践证明,小儿可以针灸,而且扎针时与大人不同。小儿自出生后,身体就开始全面发育,身体的形态、结构和各项功能都在迅速不断向着成熟、完善的方向发展,年龄越小,这种发育速度就越快。同时,小儿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抵抗力也就是免疫力低下,经常容易生病。但另一方面,小儿生病后又易于恢复。根据这些特点,在给小儿扎针时,我们常用小针、短针,以解除小儿及家长害怕扎针的恐惧心理。

在进针时,既扎得浅,又不用力深刺,否则易引起小儿哭闹,不与医生合作,因而损伤皮肤及肌肉。对于留针的小儿,可以根据不同的疾病和病程,尽量减少留针时间。长时间针留在小儿身上的缺点在于,经常会引起小儿哭闹挣扎,很容易发生把针弄弯和针不易拔出等现象,这些不必要的伤害和恐惧,往往使小孩害怕再扎针,而影响针灸治疗的连续性。选穴时,可根据不同疾病、不同病情,进行精选,以尽可能少的穴位达到最好效果。

对于针刺的手法也有讲究,应快速进针,可减少进针时的痛苦,并作小幅提插捻转,待达到扎针效果后,马上出针。

一般儿科针灸医生都会很好掌握上述特点,使孩子的针灸治疗得到理想的效果。

小儿可以针灸吗 小儿针灸注意事项

小儿针灸主治的常见疾病

1、神经系统:颜面神经麻痹、脑性瘫痪、臂丛神经麻痹、坐骨神经麻痹、腓神经麻痹、胫神经麻痹、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膈肌痉挛、小儿夜惊症、梦游症、抽动秽语综合证、过度换气、癔病、神经衰弱、头痛、头晕、语言障碍、脑发育不全。

2、消化系统:腹泻、消化不良、乳积、食积、神经性厌食、呕吐、胃脘痛、胃下垂、急性胃肠炎、肠痉挛、便秘。

3、呼吸系统:咳嗽、哮喘。

4、心血管系统:心悸、心律紊乱、阵发性心动过速、高低血压。

5、泌尿系统:神经性尿频、遗尿症、尿潴溜。

6、肌肉关节病:落枕、小儿斜颈、腓肠肌痉挛、腰痛、关节痛(风湿性关节炎、关节扭伤)

7、传染病:小儿麻痹后遗症、多发性神经炎、流行性腮腺炎、感冒、百日咳。

小儿可以针灸吗 小儿针灸注意事项

8、针刺急救:小儿惊厥、小儿发热、中暑、溺水。

9、小儿外科、皮肤科:阑尾炎、麻痹性肠梗阻、脱肛、胆道蛔虫症、寻麻疹。

10、小儿眼科:急性结膜炎、近视、斜视、麦粒肿。

11、小儿耳鼻喉:神经性耳聋、耳鸣、聋哑、鼻炎、鼻出血、咽喉炎、扁桃腺炎、美尼耳氏综合症。

12、小儿口腔科:口炎、牙痛。

小儿可以针灸吗 小儿针灸注意事项

小儿针灸注意事项

一般说来,给小儿针灸比成人复杂,医生和患儿家长都必须密切配合,才能做好针灸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通常需注意以下问题:

1、医生应该精神集中,控制好针具,以防小儿哭闹、挣扎时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患儿家长应该在摆好体位的情况下,固定好小儿的肢体,防止小儿乱动、挣扎,以免影响针刺。

3、小儿囟门未合时,头顶部的穴位不宜针刺。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对胸、两肋、腰背脏腑位置出的穴位,不宜直刺、深刺,以免伤及脏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针刺眼部和颈部的风府、哑门等穴以及脊柱的穴位时,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更不宜大幅度的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的留针,以免伤及重要组织器官,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5、对尿潴留、遗尿症等患者在针刺小腹部腧穴时,也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以免误伤膀胱等器官出现意外的事故。

6、小儿在患有发热、水痘、腮腺炎等时不宜针刺。

所以说小儿是可以针灸的哦,但是一定要到专业的医院去治疗哦。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