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中医常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小孩不喝中药,中药的煎服
2017-04-20阅读:9364 学员编辑 收藏
一、小孩不喝中药怎么办
二、宝宝吃中药要注意事项
三、儿童中药的煎服

小孩不喝中药怎么办

1、小孩不喝中药注意喂小孩喂药时间

很多药物都有胃肠道反应,所以大多数建议在饭后1小时服用。但毕竟每种药的作用和副反应不同,应遵循医嘱或说明书上的建议。例如,某些对胃有较大刺激的药物,如铁剂等,可以选在餐后1小时喂服,以防药物损伤胃黏膜;吗丁啉一般在饭前15—30分钟服用,必要时睡前服用。如果是小婴儿,可在喂奶前或两次喂奶中间服药。

2、小孩不喝中药准备好喂小孩喝药装备

奶瓶、滴管、针管、量杯、勺过去家长喂药习惯用勺,可这样不但容易把药液洒出来,药量也不准。现在,很多药盒里都会配有带刻度的滴管或量杯。使用滴管时,要将管口放在婴儿口腔颊黏膜和牙床之间,按照他的吞咽速度慢慢滴入。如无滴管,准备一支去掉针头的注射器也可以,使用方法与滴管类似。有时候,空奶瓶也可以用来给孩子喂药,把药剂放进奶瓶,让婴儿自己吸嘬。小孩不喝中药怎么办

3、过苦的药加糖再喂小孩

给宝宝喂药常常让许多年轻妈妈手忙脚乱,有位妈妈说“每次给宝宝喂中药时都吐出来了,还哇哇哭半天,让我心疼得都跟着掉泪,如果中药是甜的就好了”。其实,中药加糖也是有窍门的,有小便黄、面赤、身热、便秘等症状的患儿多为热证,药物中最好不加糖。由于红糖味甘易生湿,因此尤其是舌苔厚腻的湿热患儿更不能加。患有寒证疾病的患儿药物中可加适量红糖,但白糖性寒,服之易加重病情,也不要加。

宝宝吃中药要注意事项

1、宜用药性平和的品种 由于婴幼脏器娇嫩,对大苦、大辛、大寒、大热等药性猛烈的药物要慎用。

2、不宜滥用滋补之品 小儿生机旺盛,宜饮食调理,不宜滥用滋补之品,否则会使机体阴阳失衡,伤及脏腑气机。即便是存在虚症,也必须慎用补剂。

3、宜佐健脾和胃之品 小儿脾气不足,消化能力差,因此应佐以健脾和胃、消食导滞之山药、山楂、陈皮、六神曲、麦芽、鸡内金、白术等。

4、宜佐凉肝定惊之品 小儿体属“纯阳”,热病偏多,且阳常有余,易出现肝热抽搐、惊风之症。救治小儿疾病特别是外感病邪,出现壮热、烦躁、惊惕等症,则应在清热透解之时,佐以平肝熄风之蝉蜕、钩藤、僵蚕、地龙等。小孩不喝中药怎么办

5、宜选安全无毒的品种 一般中草药中含有鞣质、生物碱等复杂化学成分,而肝功能发育尚未完全的婴幼儿服用后,很有可能加重肝脏负担,损害肝功能。婴幼儿宜选用低毒或药食两用如莱菔子、陈皮、砂仁、乌梅等中药。

儿童中药的煎服

1、煎药方法

发散类药,如花、叶类煎药时间要短,一般煎沸后可继续前5~10分钟;补益类药及仁、壳类中药的前煮时间宜长些,煮沸后宜再前20分钟。无论发散药,或是补益类药物均应以文火(慢火)为度。煎煮儿童中药汤剂,有的需先煎、后下、包煎、冲服等,医师应给予详细的说明。尤其对需要特别处理的药物,应按医师的要求认真执行,以求获得确切的良效。小孩不喝中药怎么办

2、煎出药量

由于儿童胃容量小,尤其婴幼儿的胃呈水平位或半垂位,若药量掌握不准确就容易造成儿童呕吐,甚至呛咳,影响儿童的恢复与治疗。因此,煎出的药量应以儿童的年龄大小而有所不同。一般煎出药量,60-80毫升,幼儿100-150毫升,学龄前儿童150~200毫升,学龄期儿童200-300毫升为宜,药量应尽可能浓缩至儿童所需要之药量。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