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剖腹产产后如何护理?剖腹产对女性身体的伤害很大,经过剖腹产手术后,妈妈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身体才能康复。那么,剖腹产产后如何护理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剖腹产产后如何护理
1.多走动
剖腹产手术后,一旦双脚恢复了知觉,就应该进行肢体活动,24小时后应该练习翻身、坐起,并下床慢慢活动;待尿管拔除后可以多走动,除了能增加肠胃蠕动,还可预防肠粘连及静脉血栓形成而引起其它部位的栓塞。另外,下床活动前可用束腹带绑住腹部,如此一来走动时也较不会震动到伤口而引起疼痛。
2.饮食
自然产孕妇待产后观察出血量约2小时后即可进食,但剖腹产的妈咪们则需视手术过程及是否有并发症而定。
产后第一餐以清淡简单为宜,例如:稀饭、清汤,并以少量为主,若没有任何肠胃不适,则可以在下一餐恢复正常的食量,如果要喂母奶,可以多食用鱼汤及多喝开水。术后尽量避免油腻和有刺激性的食物,多摄取高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如鱼、肉类、鸡精),以帮助组织修复。
3.子宫收缩
生产后,肚脐下方可以摸到一团硬块,就是你的子宫。孕妇在病房多做此次的环形按摩,可以增加子宫收缩,以避免产后大出血。但由于剖腹产孕妇的肚子有伤口,因为怕痛所以往往没有用力按摩,可能出血量会因此增加。另外,点滴或口服药中,大多有加入子宫收缩剂,孕妇应如期将药物服完。
4.伤口处理
基本上,剖腹产的伤口是清洁伤口,不太会感染,所以不需要天天换药,产妇只要保持伤口干燥,不要沾到水,直到拆线即可。
5.洗澡
自然产孕妇可以马上洗澡,以淋浴为主,但剖腹产孕妇原则上不要淋浴,若伤口碰到水,要立即消毒,同时盖上消毒纱布。建议以擦浴较安全,至少等拆线后再淋浴。
6.喂母奶
产妇在第1-4天左右会涨奶,此时就可以喂母乳。但剖腹产的妈妈往往因为伤口疼痛而简单喂奶的意愿,其实在术后可以将宝宝放置在妈妈身边,需要时只需侧身喂奶即可,如此可以减少伤口因动作拉扯而产生的疼痛。
剖腹产后护理
1、大量补充水份。剖腹产产妇应该在月子期间喝大量的水。这不仅是预防便秘也是有利于哺乳。
2、护理伤口。产后尽量不要有大动作,就算是咳嗽或笑的时候也应该用手撑住伤口或用枕头顶住你的胃,你的疼痛感就会减轻。特别是应该好好护理伤口预防感染。如果发现有发烧、红肿等迹象应该马上就诊。
3、细心观察恶露。产后都会出现很多阴道分泌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恶露的数量会有所减少。颜色应该从鲜红色逐渐变为粉红色,然后是黄白色。细查恶露是剖腹产产妇必做的功课,如果发现恶露有异常应该马上就诊。
4、衣着要宽松。产妇应该选择大一号的系带子的内裤或平脚内裤。
5、可做适量的运动。术后6~8周的时候,可以开始做一些中度运动量的活动,但一定要得到医生认可才可以进行。要恢复到原来的身体状况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6、产后应该避孕。产后如果感觉良好可以在4~6周恢复性生活,但是,剖腹产的产妇不适合立即怀孕。所以在产后如果要进行性生活一定要做好避孕措施。
剖腹产麻醉竟威胁胎儿生命
准备剖腹产的准妈们注意了,产中麻醉竟然也可能会危害宝宝的生命。下面随小编看看麻醉会给剖腹产孕妇带来哪些危害。
剖腹产麻醉对宝宝产生的影响
接受剖腹产进行分娩的准妈妈几乎要在手术中进行麻醉。但是几乎所有的麻醉药及镇痛药对中枢系统都有抑制作用,都较易通过胎盘屏障而进入胎宝宝体内。
而麻醉药物会通过两种方式对胎宝宝产生影响,即直接抑制胎儿呼吸、循环中枢,或通过抑制母体呼吸循环而间接对胎儿产生影响。过量的麻醉药或手术中妈妈出现了因呼吸抑制的低氧血症,都会影响宝宝的氧气供应和代谢废物的排出,直接威胁着胎宝宝的生命安全。
麻醉方式和麻醉量很重要
可以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方式有很多,每一种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适应症及禁忌症。挑选麻醉方式时,麻醉师要考虑的不单是让准妈妈不疼的问题,还要考虑到所用的麻醉药剂量会不会影响到宝宝的健康及安全。因此,麻醉医师会针对不同的情况为每个准妈妈选择不同的麻醉方式。
全身麻醉最胎儿影响最大
此外,由于全身麻醉的药物会影响腹中宝宝,因此可用的药物种类不多,剂量也不能过多。 其次,风险与副作用全身麻醉对于妈咪和胎儿的风险都较大,因为全身麻醉通常会影响产妇自主呼吸能力,一旦插管失败,就无法给予足够换气,产妇跟胎儿都会有缺氧的危险。 全身麻醉剂是从静脉中注射,容易通过脐带至胎儿循环系统,麻醉药容易跑到宝宝身上,使得出生12~24小时的宝宝可能发生呼吸窘迫及活动力下降的机率增加。 另外,有时候妈咪会有术中半醒的情况,听得到手术过程的声音等状况,但概率不高。
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您现在应该对剖腹产产后如何护理了解了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