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母婴养生 >> 亲子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关于“富养” 你可能忽略的那些底线
2015-07-15阅读:10099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看到关于穷养富养的讨论,我问女儿怎么看,她说:“小孩懂事之前不该富养。”看来小时候的苦日子在她的身上没有成为负能量。

关于“富养” 你可能忽略的那些底线

作者:远方的世界(2个孩子的妈妈,美国中文老师)

在国外的中文论坛上,隔一段时间就会看到关于对孩子“穷养,富养”的讨论,大家讨论得热热闹闹,我也借这个话题,梳理一下这些年养女儿的经历和体会,谈谈我眼中不太一样的“富养”之道。

▋让孩子自己说“钱花在哪里最值得”

大女儿5岁时我们来到美国。那时,孩子爸爸一个博士后的工资养三个人,房租一个月一千块,什么东西换成人民币都让我肉疼(当时一美元值八块多人民币),这些加上身份和工作的不稳定,让我对家里的经济状况有深深的不安全感,甚至是恐慌感,恨不得一块钱掰成几半花。

在那段谷底的岁月里,女儿很懂事地和我们一起走过来。去中国店买菜,她的眼睛总是被花花绿绿的小食品吸引,可是她记住妈妈说的话:“每次只能挑一个,不能超过一块钱。”在超市里看到喜欢的玩具她会拿起来先看价签,太贵了就放回去。

这样的日子过了五年,随着孩儿爸找到稳定工作,我们有了绿卡,再后来我也有了工作,家里的日子不再那么紧巴,我花钱的手也慢慢地松了起来。我不再给孩子买人家的旧衣服。等到女儿上了初中,对穿衣戴帽有了自己的想法时,我就带着她一起去商店让她自己挑选,现在更多的时候是她和朋友一起去买。

孩子小的时候对金钱没有什么概念,渐渐大了,看到周围的人和事,就有了想法和疑问。面对这些,我知道不能回避,敷衍,只能正面地去和女儿交流。记得上初中时女儿说:“有的同学家没有自己的房子,住公寓,自己都没有单独的卧室,可是她们却背着coach包,穿着coach鞋。”我说:“我们和人家一样都不是富人,只是每家的父母把钱花在不同的地方。我们更愿意把钱花在你学钢琴,长笛,滑冰,网球,游泳上。你说哪种做法更值得?”

▋别让物质成为孩子的负累

我一直都没有富养还是穷养的概念,也没有为此纠结过。跟着家里的收入走,跟着孩子的需要走,边走边把自己的金钱观价值观灌输给孩子,这样孩子也不会纠结,不会为物质所累。

我让女儿知道:你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家里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每一块钱都是父母辛苦工作挣来的。我们对你物质需求的满足是有限度,有选择的,更不会超越我们能力所及的。

我让女儿知道:考试得了好成绩,比赛得了奖是你为自己做的,爸爸妈妈会为你高兴,全家会出去吃饭庆祝,可是我们不会事先悬赏,也不会事后现金奖励。

我让女儿知道:一个女孩子打动人的是健美的身体,自信的眼神和阳光般的笑容,没有这些,穿再贵的衣服人们在心里也不会给你打高分。

▋无限的爱和有限的物质并不矛盾

守住这些底线,并不意味我是个在金钱上苛待孩子的妈妈。女儿去外州参加国际科学大赛,去华盛顿领奖,我都会带她去买漂亮的衣服,去做头发,去买好的化妆品。女儿和朋友去逛mall,看电影,吃饭,如果她需要20块钱,我会给她30,回来后她会主动把剩的钱还给我。

特别是女儿上高中以后,校内校外参加的很多活动都要花钱,有时我们也会私底下唠叨一句:“这真是花钱如流水啊!”可是该花的时候我们从不犹豫。记得九年级女儿试着组织debate club(辩论俱乐部)的时候,她对我说:“妈妈,要加入一个全国的组织,需要交200多块钱的会费。可是现在还没有几个人,而且他们几个都犹犹豫豫的。”我说:“你不用担心这个钱,需要交的时候我们为你付。”尽管最后club没有办起来,可是女儿知道爸爸妈妈一直在支持她。

特别是这一两年,我们对她自己的花费越来越放松,可是她自己懂得分寸,所以还没让我们头疼过。

十一年级的暑假她去华盛顿参加一个一周的活动,所有费用主办方都包了,没有需要花钱的地方,可是我还是给她100块钱。活动结束后我们全家在华盛顿又玩了几天,在历史博物馆,妹妹挑了几件纪念品和书,交款的时候,我一时着急找不到信用卡,大女儿连忙从自己的包里拿出钱。后来她又在路边的小店给妹妹买了一件纪念衫。我跟小女儿说:“看,姐姐多好!”大女儿马上说:“那是妈妈的钱。”回到家后,她把剩下的钱交给我,我随便问了句:“你买什么了?”她说在Smithsonian博物馆买了些纪念品,是送给她的好朋友们的。

就这样,在我还没明白啥是穷养、富养的时候,孩子就长大了。

看到关于穷养富养的讨论我问女儿怎么看,她说:“小孩懂事之前不该富养。”看来小时候的苦日子在她的身上没有成为负能量,而是让她懂得了父母给与孩子的无限的爱和有限的物质之间是不矛盾的。

我相信女儿未来的生活一定会比我们好,她一定会有不同于我们的消费方式,同时我也相信,有些东西是会代代传承下去的。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