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母婴养生 >> 亲子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10岁儿子买Q币开黄钻 妈妈银行卡10天消失2万
2016-06-02阅读:9973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银行卡遭熊孩子盗刷已不足为奇,父母该怎么办?一方面要对孩子严加管教,另一方面父母也要对自己的手机等私人物品妥善保管,不要让孩子随便使用。

10岁儿子买Q币开黄钻 妈妈银行卡10天消失2万

最近10天里,大渡口区的张女士的银行卡里近2万元存款不翼而飞。张女士断定银行卡被盗刷了,按照网上看到的盗刷处理办法,昨日,她又到银行存入200元,证明银行卡的确没有遗失过。谁知前脚刚把钱存进卡里,后脚还没迈出银行大门,钱又不见了。张女士赶紧报案,民警调查发现,这一切竟是张女士家的“熊孩子”为玩游戏干出来的。

昨日,接到张女士报警后,春晖路派出所民警同张女士一道前往银行,请工作人员打印了最近1个月的交易明细,发现张女士的2万元存款是被一点一点地转走的,最低只有1元,最高的一笔有1000元。银行工作人员告诉张女士,钱是通过某第三方支付平台转走的。张女士一头雾水,因为她连怎么绑定第三方支付平台都不知道。

随后,民警又协助张女士咨询了该第三方支付平台客服,被告知绑定需要银行卡开户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预留电话以及预留电话上收到的系统发出的验证码,此4项缺一不可。在客服人员的帮助下,民警查出张女士的银行卡近期交易全部用于购买Q币和开通黄钻、绿钻等特权。民警仔细询问张女士银行卡的存放位置、家庭成员是否可以接触到、手机是否设置密码等问题,张女士这才恍然大悟,称家中有一个10岁的儿子,一直痴迷于打QQ游戏。

回家后,张女士将银行卡被盗刷和报警查询的情况告诉了家人,她的儿子最终承认了绑定母亲的银行卡并“盗刷”一事。目前,警方正积极为张女士协调退款事宜。

银行卡遭“熊孩子”盗刷的事件已经不足为奇,父母该怎么办?

1、多关注孩子的成长特点和心理需求,加以正确引导

10岁左右的孩子正是好奇心强玩心重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清晰孩子的正常需求与特殊需求,加以正确和积极的引导,让孩子形成良好的是非观和消费观,不沉迷游戏耽误学业。

此外,由于家长无法堵塞孩子接收信息的渠道,但家长有必要进行长期有效的监督和关注。帮助孩子屏蔽掉游戏的过多干扰和诱惑,通过有质量的活动和阅读等方式发展孩子的兴趣爱好。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偷拿家庭成员或者近亲属的财物,获得谅解的,一般可不认为是犯罪。所以出现上述情况,警方只能提醒家长,在忙于日常工作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自己还有孩子。

2、家长必须看好自己的手机、银行卡和密码

妥善保管好自己的私人物品,手机、银行卡和密码等一切与钱有关的个人信息。不要妥协于孩子的需求,特别是为他们支付一切与电子游戏有关的娱乐费用,并以此作为讨价还价的砝码。

不要让孩子随便摆弄自己的手机,以及手机内的微信、支付宝等各种社交、支付软件,不向孩子透露任何密码。

一旦收到银行短信通知,发现银行卡有被盗刷的迹象,第一时间挂失,别管是真的盗刷还是熊孩子盗刷。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