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心理健康 >> 心理常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自杀是可以被传染的
2016-07-28阅读:10246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自杀是可以被传染的,你相信吗?自杀,具有传染性,研究学者证实:斯德哥尔摩大学和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一个知道其同事自杀了的人,其自杀的概率要比一般人高出3.5倍;而如果有亲戚自杀,那么这个人自杀的概率则要比一般人高出8.3倍。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自杀都不是件值得鼓励或者学习的事。但这却提醒人们,多关心一下身边那些已经出现心理疾病或者生理疾病的人,尤其是在这个自杀率居高不下的春天,或许悲剧就不会发生。现如今全世界的自杀人数一直在增加而非减少。我们不禁怀疑,自杀是否有传染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歌德在18世纪末的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出版后,在欧洲曾引发过一阵自杀潮。很多人在看到书中的男主角因为最后无法和所爱的女人在一起而饮弹自尽,便也在自己真实的人生中效仿此做法。

斯德哥尔摩大学和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一个知道其同事自杀了的人,其自杀的概率要比一般人高出3.5倍;而如果有亲戚自杀,那么这个人自杀的概率则要比一般人高出8.3倍。这项研究已经发表在《社会力量》杂志上。

虽然在理论上来说,一个人在一生中不大可能遇到自杀事件,所以通常在他们心里,这也是不可能发生。但当自杀事件发生的时候,这种可能性却被证实了。所以“他人的自杀行为可能会成为一个人自杀的催化剂”。斯德哥尔摩大学的Nordvik博士这样说。

还有许多研究发现,媒体的报道也特别会影响那些年轻人或是抑郁的人,使他们效仿自杀行为。所以国际预防自杀协会这类组织经常会提醒媒体:对于播放那些关于自杀方式或是自杀地点的细节影像要慎重处理。因为这些有细节描述的图片或是影像很可能带来效仿的不良后果。他们还警告那些关于名人自杀的过分渲染,因为这些也很可能会刺激那些盲目效仿者自杀。

美国爱默理大学的神经学专家Nadine Kaslow就表示:“对于一些精神状态已经很危险的人们来说,只需要一点点外力,就可以把他们推下危险的边缘。”

因此,请尽量减少对自杀事件的渲染与传播,让更多人感受到正能量而非生命不可承受的死亡的负能量。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