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心理健康 >> 心理减压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职场猝死的原因有哪些
2015-08-07阅读:9518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职场猝死的原因有哪些?近年来,职场人员猝死现象越发频发,这与职场压力日渐加大,导致上班族大部分处于身体亚健康的状态,要想明白职场猝死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先来看看引发猝死的罪魁祸首是什么……

猝死十大恶习原因都是引发心血管的疾病

猝死的原因有很多种方面,但大体可分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两类。盛传于网络的十大猝死恶习分别为:在闹市骑车、用力解大便、大量喝酒或咖啡、心情抑郁、性生活纵欲过度、吸食毒品、吸烟或被动吸烟、吃得太咸、太甜、久坐不动……通过分析这些行为发现,这些行为都容易引发情绪以及心血管的突变,为猝死埋下了隐患。

压力过大引发心血管疾病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白领由于高压工作而猝死的新闻常见于报端。压力已日益成为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形成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有些职场人士因过度劳累导致心跳过快,或者因血管收缩闭合,出现冠状动脉血管突然痉挛,导致血运不畅,可能导致缺血、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搏。一般来说,血管狭窄程度超过70%才会引发心绞痛,但年轻人血管狭窄程度不高,如果突然出现冠状动脉痉挛,往往没有心绞痛的"预警",更易引发严重后果。

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

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心血管疾病已成为糖尿病患者的首要致死原因,60%—75%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患者早期可能无临床症状,或呈非特异性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头晕、失眠、多汗、心悸等。他们有的容易疲劳,过度活动后出现气促、胸闷、发绀等;多数经常出现心肌缺血的症状,如胸闷、憋气、胸骨后疼痛。糖尿病性心脏病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或猝死。

近年来,专家已经把糖尿病看做心肌梗死的等危症,也就是说得糖尿病的危险相当于得过一次心肌梗死,这其中主要原因就是糖尿病极易并发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因此,对于一般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心血管风险,护心降压决不可掉以轻心。

此外,长期处于紧张兴奋状态还会诱发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提升,并对上述两种影响产生放大、增强的效果。五十岁以下的年轻人群则表现为频频出 现胸闷、心慌、胸痛、全身出汗、肌肉紧张等类似心脏病的反应,进一步检查还可发现血压升高、心跳频率偏快、室性早搏等,但怎么都查不出心脏有器质性病变。

心血管疾病是全身性疾病,其发病是多种危险因素如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血压、血脂、血糖等多因素互相作用和累加的结果,糖尿病患者应全面控制危险因素,保护心血管。

【职场猝死的原因有哪些】分析造成猝死的恶习以及如何预防

如何预防糖尿病保护心血管避免职场猝死

1.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合理调整饮食结构,控制蛋白质、脂肪、糖分的摄入。有些人担心多吃脂肪会引发高血压、动脉硬化,而相应的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这恰恰为糖尿病的发生提供了调节。

2.要增加活动量。运动能提高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抑制肥胖,减轻体重,改善脂肪代谢,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好运转。

3.要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冷静对待,妥善处置,切忌情绪急躁、烦恼不安。

4.要定期检查身体,进行血糖,尿糖检测,发现糖耐量减低时,要积极加强预防。

5.保持生活法则:日常生活应小心保健,要讲究科学,不可由着性子和个人喜好来安置衣食住行。尤其是"白骨精",更要留神劳逸结合、量入为出,不要自恃身材条件好而经常熬夜。

6.预防心梗:首先要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基本、最重要的措施就是远离和消除如下风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等。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