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心理健康水平不但制约着自身素质的提高,还直接影响公共管理水平。公务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是影响政府行政效能和导致公务员职务犯罪的重要原因。
公务员常受累于五种特殊的职业心理问题:抑郁、工作倦怠、人际关系敏感、职业成就期待、人格冲突。
当前,我国公务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甘肃省处级及其以下公务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比较好。科级以下公务员比科级、处级在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敌对”性较强。在身体方面,省会城市公务员自我感觉较差,乡镇公务员自我感觉较好;在人际关系方面,这两类群体刚好相反。在“敌对”因子上,省会城市的公务员明显高于其他城市的公务员。笔者就多年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经验和体会谈谈自己的认识。
公务员的心理问题
心理封闭。公务员心理多戒备,调查显示:不低于70%的公务员(即使匿名和网上测评)不愿意袒露心迹。主要原因: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二是竞争的特殊性导致公务员心理的自然封闭。
缺乏工作兴趣。调查显示:30%的公务员对自己的工作越来越不感兴趣;40%的公务员认为工作没有多大意义;50%的公务员时常倦怠;70%的公务员缺乏应有的工作激情。他们中不少人往往是拿着稳定的薪水,坐在舒适的办公室里,撞钟度日,得过且过。
心理健康水平低。乡镇公务员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老百姓;市、县公务员心理健康水平仅仅相当于社会一般人群。
消极情绪。调查显示:34.5%的干部不同程度地存在抑郁倾向,其中:重度为3.46%、中度为9.9%、轻度21.30%。情绪表现:抑郁、焦虑、沮丧、愤怒、烦闷、悲观、怯懦、浮躁、自卑、孤独、多疑、自恋、贪婪、偏执、恐惧、敏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