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心理健康 >> 职场心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她和他,工作压力谁比谁的大?
2015-03-20阅读:10015 学员编辑 收藏

她和他,工作压力谁比谁的大?

美国心理学会新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工作太繁重,薪水太微薄,向上发展的机会又不多,这一切都让我们在工作中备感压力。该调查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就业者长期经受着工作相关压力的困扰。女性自述的工作压力程度要高于男性,而且与男性相比,认为自己没有获得充分赏识、薪酬过低而痛苦煎熬的女性所占比例也更高。

对压力的情绪反应男女有别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健康心理学教授雪莱·E·泰勒与他人合作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人们对压力的情绪反应常常因性别的不同而不同。男性在面对压力时更易产生一种“或打或逃”的反应,而女性则易产生一种“照料+交友”的反应,她们会从友好关系中寻求安慰、从所爱的人身上找寻关怀。

从生理角度来说,身体对压力的反应表现在会有荷尔蒙分泌到血液中去,导致心跳加速、呼吸加剧、肌肉紧缩。那些将压力视为积极因素的人常常会使流向大脑、肌肉和四肢的血液增加,这同进行有氧运动的效果相似。而那些在重压下感到害怕、如受胁迫的人则常常会心率不稳、血管收缩。他们的血压会升高,手脚可能会变得冰凉。他们还可能会烦躁不安、嗓门变大或出现判断失误的情况。

《工作会杀了你吗?一位医生为治疗工作压力而开的处方》一书的作者、内科医生大卫·波兹南称,不论是上述哪种情况,过多的压力对个人和公司而言都没有好处。波兹南博士还称:“长期的压力会减少一切有助于提高生产率的因素──思路的清晰度,短期记忆力,决策力和情绪。”

46岁的凯伦·赫比森在三年前她所在的部门实施管理改革后就出现了长期压力的症状。赫比森说,她的管理方式被指责为不够严厉。赫比森还称,当时她被告知,虽然老板们很喜欢她,但“就是缺了点儿什么”。赫比森将一周45小时的工作时间延长至55小时。她回忆道,即便如此,“我当时觉得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错的”。

赫比森开始失眠、易怒,她在工作的时候还曾出现过心悸。她回忆说:“我那时爱发脾气,总冲我的孩子们大吼大叫,我觉得自己正在失去理智。”她去一个精神病医生那里简单地看了看,然后做出决定:“我必须得从这个境况中走出来,这不是我应该有的状态。”今年年初,赫比森离开了之前工作的地方,与丈夫在威斯康星州欧克莱尔市开办了一家名叫“天使来访”的老年人居家护理公司,她的压力也随之消失了。

这样的反应在那些从高压环境中抽身出来的健康人群中很常见。但如果压力的危害性持续时间太长的话,人可能就会丧失放松身心的能力。研究表明,这种状况与众多健康问题息息相关。

她和他,工作压力谁比谁的大?

女性亟须为自己发声


纽约的职场与人际关系咨询师路易斯·巴斯称,女性倾向于“内化”,这是她们压力形成的原因之一。许多女性有所顾虑,不愿坦言内心想法、为自己发声,不愿挑战那些在她们看来并不公平的行为。巴斯说:“女性亟须为自己发声。”

41岁的莎拉·布罗德班特·玛纳戈曾是一名信息技术顾问,习惯于在截止日期前完成任务。但玛纳戈称,当她感觉有位经理在质疑她时,她开始怀疑自己。玛纳戈现在在另外一家公司工作,出任高级信息技术项目经理一职。她说,之前的经历让她觉得,当受到来自上司的质疑或被上司低估时,女性尤其会感到有压力。

在男性占主导地位的领域里,女性管理人员有时会觉得边工作还得边承担家庭责任的压力是难以忍受的。40岁的室内设计师凯·基尼曾在加州一家医疗集团工作,她升职很快,负责室内与设施规划以及健康护理设备的施工管理。基尼每周工作60个小时,还要早出晚归参加晨会和深夜的会议,而上班花在路上的时间单程就需要一个半小时。这样一来,她很少有时间陪在两个幼子身边。即便如此,她还是不敢抱怨。

基尼说:“手头有太多工作要做,但若以自己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为借口缓一缓又不合适。”基尼有时在下午六点前必须赶到日托所去接孩子却被堵在了路上,有时必须在照顾孩子与处理紧急工作邮件中做出选择,她说:“那时我都要抓狂了,我已不堪重负。”

基尼还曾出现过恐慌、头痛和心跳加速的感觉。她说,有次她边做饭边在黑莓手机上通话,两岁的儿子斯坦利从她手里抢走了手机,生气地将它扔到了厨房的另一头,这件事让她幡然醒悟。

基尼一家后来从圣何塞搬到了宾夕法尼亚州的米堤亚。她现在在当地的一家顺势治疗产品公司从事消费者体验专员的工作。基尼说,孩子们放学以后,她就在家陪着他们。如今她已瘦身20磅,孩子们也快乐多了。她说她现在几乎是零压力。她说,高薪工作似乎都要求你“出卖自己的灵魂,我们认为,这种激烈无情的竞争不值得我们搭上灵魂”。

写在后面:

工作已经侵占了每一天当中的每一个小时,包括那些为个体关怀而预留出的时间。专家说,我们甚至不能指望通过度假来帮助自己减压。

埃森哲咨询公司最近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75%的被访者经常或偶尔在带薪休假期间工作。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查看电子邮件——71%的人自述有这种行为,另有30%的人称,他们会参加电话会议,44%的人称他们会利用这些名义上的假期赶完工作任务。埃森哲全球包容性与多元化部门主管内尔·波瑞罗说:“坊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你当然能休假,但当你回来工作的时候,你得为此付出代价。”(资料来源:华尔街日报)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