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在大学里,有辅导员一职,就是刚步入大学的大学新生如果有什么生活问题或不懂的地方可以请教她,那么在职场上,作为上层是否也是你下属的“辅导员”呢?当然不是,对待你的下属要用猴子管理法则,什么是猴子管理法则呢?一起来看看吧!
来源
背上的猴子——由比尔翁肯所发明的一个有趣的理论——背上的猴子。他所谓的“猴子”,是指“下一个动作”,意指管理者和下属在处理问题时所持有的态度。
责任是一只猴子
这其中的关键在于,本来该下属员工自行完成的工作,因为逃避责任的缘故,交由上司处理。每个下属都有自己的猴子,如果都交由上司管理,显然,管理者自己的时间将变得十分不够用。
关于作决定,记住以下准则:
一、该下属做决定的事,一定要让他们自己学着做决定。
二、做决定意味着为自己的决定负责任。不想做决定,常常是潜意识里他不想承担责任。
三、让下属自己想办法,做决定,就是训练下属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勇于承担责任的行事风格。
猴子管理法则的启示
一、每一个人都应该照看自己的“猴子”。
二、不要麻烦别人照看自己的“猴子”。
三、组织中,每一个人都应该明白自己应该照看哪些“猴子”以及如何照看好它们。
四、不要试图把自己的“猴子”托付给别人照顾。这里的别人可能是上司、下属、别的部门的同事,也可能是公司、社会乃至上天、命运等。
五、不要出现没有人照看的“猴子”,也不要出现有两个以上“主人”的“猴子”。
六、作为上司不仅应明确让下属知道他应该照看好哪些“猴子”,更需要训练下属如何照看好他们的“猴子”。
七、“猴子管理”会使人变得自私,类似于各人自扫门前雪,会使团队失去活力,所以,这个管理法则有外国人发明,却在中国的网站上大行其道!可悲乎?
五个规则
管理艺术的5个严格规则(违反这些规则会造成自由支配时间的丧失)。
规则一:“猴子”要么被喂养,要么被杀死。否则,他们会饿死,而经理则要将大量宝贵时间浪费在尸体解剖或试图使他们复活上。
规则二:“猴子”的数量必须被控制在经理有时间喂养的最大数额以下。下属会尽量找时间喂养猴子,但不应比这更多。饲养一只正常状况的猴子时间不应超过5~15分钟。
规则三:“猴子”只能在约定的时间喂养。经理无须四处寻找饥饿的“猴子”,抓到一只喂一只。
规则四:“猴子”应面对面或通过电话进行喂养,而不要通过邮件,文档处理可能会增加喂养程序,但不能取代喂养。
规则五:应确定每只“猴子”下次的喂养时间。这可以在任何时间由双方修改并达成一致,但不要模糊不清。否则,“猴子”或者会饿死或者最终回到经理的背上。
“控制好工作的时间和内容”是一条关于管理时间的恰当建议。对于经理而言,首要任务是通过消除“受下属制约的时间”来增加自己的“自由支配时间”;其次是利用这部分刚发现的自由支配时间确保各个下属确实具有并运用积极性;最后经理利用另一部分增长的自由支配时间控制“受老板制约的时间”和“受公司制约的时间”。“猴子”,是指“下一个动作”,意指管理者和下属在处理问题时所持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