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导读:近年来,儿童多动症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家长非常担心自己的小孩患上多动症。为了避免儿童多动症的发生,家长要弄清多动症的原因。遗传是主要的因素,饮食不当也会导致多动症。让我们来细数多动症的几大原因吧!
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的俗称,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一般认为,多动症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遗传因素
对于多动症的病因,其最常见的说法是遗传因素导致的,由于小儿在母体怀孕期间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吸烟、酗酒的行为,对胎儿造成影响。或者是小儿的血缘兄弟姐妹患有多动症,导致了多动症的发生。一部分观点认为,先天体质缺陷和器官异常、染色体异常、父母的精神病等遗传因素,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孩子的脑功能,造成其先天体质缺陷,从而导致多动。
多动症是可以遗传的,并且遗传占多动症病因很大一部分,一级亲属风险为25%,同卵双胞胎患病几率有79%,异卵双胞胎风险有32%。另外神经递质异常和环境因素,如如母亲怀孕期间的自然环境也是多动症的发病因素。
遗传因素
2、金属元素中毒
在临床上,铅类物质对身体的损害,而孩子过多的接触铅类物质,则很可能发生铅中毒的现象。孩子小的时候会玩一些玩具,因为不了解,家长会尽可能的满足,殊不知,有些玩具富含铅类物质,如果长期接触,对多动症的发生有一种促进作用。
3、饮食不当
如果说多动症的发病和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很多家长一定觉得不可思议,但是饮食因素确确实实是诱发多动症的因素之一。营养师指出摄取不当的食物常是造成头脑昏沉、反应迟钝、做事不专心的主要原因。
各种油炸食品(如炸鸡、薯条、炸过的泡面、甜不辣、洋芋片等),以及肉类脂肪、猪油、植物油等,若经过油炸等不当的烹调处理方法,会使食物中含有大量过氧化脂肪,而大量过氧化脂肪聚集会破坏头脑的灵活性,出现多动症状。
精制加工食品如饮料、奶昔、冰淇淋、点心、零食、糖果等,看起来五颜六色,容易引起孩子的食欲,但是这类食物不仅原材料本身就没有太多营养,而且在加工过程中还会出现营养的流失,再加上制作过程中加入大量精制糖,也会影响脑部运作,表现为孩子多动、不专心。
含咖啡因饮料如可乐、咖啡、红茶等,虽然少量咖啡因有提神效果,但儿童不宜饮用,尤其是饮用过量时会让人躁动不安,在儿童则会出现大脑神经的异常兴奋,表现为冲动、多动,而无法专心做事情。
饮食不当
4、生物化学及代谢因素
在临床上,多动症的发生和儿童精神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患儿的中枢单胺类受体发展的非常缓慢,更新速度也非常慢,并且缺乏维生素类食物,以及摄入过多富含添加剂、人工色素等物质。
5、精神发育受损,或成熟延迟
当儿童的精神发育出现了异常,并且伴随行为上的偏差,则应该考虑是否出现多动症的现象。通过观察我们了解到,患儿常表现为,行为非常的幼稚,动作较笨拙,不协调。这是由于患儿的母亲在妊娠期和围产期的时候,发生了较多并发症。
6、其他因素
教育方法不当及早期智力开发过量,环境压力远远超过孩子心理的承受能力,导致孩子心理发育滞后,自控能力降低。
如何辨别多动症?
孩子好动大部分是正常现象,是孩子活泼顽皮的天性。对于这种现象,家长大可不必大惊小怪。一般来说,小儿多动与小儿多动症的区别在于:
1、正常好动的孩子虽然也有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但对有兴趣的事情,却能专心致志,很少分散注意力,而多动症的孩子做不到。
2、正常儿童虽然表现散漫,如上课做小动作,甚至吵闹打架,但当他意识到必须控制自己时,他能控制得住,而多动症的孩子却不能控制自己。
3、正常儿童做快速、反复和轮换动作时,表现得灵活自如,而多动症患儿却表现得很笨拙。
辨别多动症有方法
4、中枢神经兴奋剂能使正常儿童引起兴奋,而患多动症的儿童服后,却很快地表现出安静、少动、注意力相对集中。当他们服用镇静剂时,反而出现兴奋、多动。
因此,对被怀疑的孩子,不妨给他们喝些咖啡或浓茶,如果孩子没有突出表现时,希望家长不要随便带孩子到精神病院去就诊,否则会给孩子心理上造成不良的刺激,也不要随便对孩子说“你是多动症”,这样做反而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增加精神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