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心理健康 >> 行为心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自言自语正常吗
2015-09-21阅读:9294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自言自语正常吗?怎样看待生活中自言自语的一些人?接下来就跟着小编我一起来了解怎样看待生活中某些自言自语的现象,究竟自言自语正常吗?

自言自语正常吗_怎样看待自言自语

细察生活,你会发现很多人都有自言自语的“毛病”。面试时,你也许会听到“你最棒”之类的喃喃自语;临考前,很多考生会自我对话:“深呼吸,别紧张。”

其实,适度的自言自语是种放松,而喜欢自言自语的多是缺乏社会交际的人群。

由于长时期不过集体生活,他们就好比被蒙上了眼睛、堵住了耳朵,这就是心理学上有名的“社会剥夺”和“感觉剥夺”试验。试验中,为了不至于产生由于“社会剥夺”和“感觉剥夺”造成的精神焦虑以及抑郁,就某个主题自问自答可以弥补交往缺失在心理上造成的孤独感,使落寞的心灵得到缓解。此外,自己的声音有镇静的作用。在和别人交流时,偶尔听听自己的声音,能让心中产生安全感和平衡感,从而促使自己更积极投身于社会交往。

喜欢自言自语的也包括压力大和易紧张的人群,以竞争激烈的上班族和学生为主。

在筋疲力尽之时,对自己说一句“别紧张,别着急,慢慢来”,就好比一剂清凉的薄荷,使人重新调整情绪,给急速膨胀的紧张和压力“泄泄气”、“松松土”。

“一吐为快”能够调节紧张和疲惫的身心。然而,凡事需有度,物极必反。

短时期的自言自语是正常现象,如果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长期缺乏社会交往,便会演变成精神焦虑和抑郁,更有甚者会患上精神分裂症。所以,还是要建立积极的社会交往态度。只有生活在开放的社会群体中,才能保持和社会一致的正常心态。

由于自言自语常多表现在精神病人身上,故长期以来,人们总觉得那些自言自语的人都是不正常的,现代,心理学家则认为自言自语是一种最健康的解决精神压力的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精神放松术。

第一,大声讲话可以调整头脑中紊乱的思绪,尤其是在紧张劳累之时。

另外,在大声讲话的同时,身体也投入劳动,一方面起到“一吐为快”的效果;另一方面造成体力消耗而无力颐及精神刺激,以减少对别人的侵犯行为。

第二,自己声音的声调有一种使自己镇静的作用,使自己保持安全和与人接触交际的感受,从而能很快走出阴影,积极投入社会交往。

此种现象类似于心理学上的“空椅子效应”。

因此,心理学家建议人们经常有意识地自言自语。

当然,对于属于病态的整日不停地自言自语的人则应选择去看下医生。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