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心理健康 >> 行为心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大学生自杀的理由
2015-10-19阅读:9266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现在频频出现大学生自杀事件,这已经引起很多家长对子女的关系问题。为什么现在有这么多的大学生选择自杀呢?大学生自杀的理由是什么呢?小编下面就跟大家一起探讨下大学生自杀的理由。

一、大学生自杀的理由

1、压力导致精神抑郁

26岁的衡阳籍在读博士生孟懿从研究所教学楼7楼纵身跳下,打乱了研究所工作人员在一楼会议室得学习,也夺走了他自己年轻得生命。他在遗书中称自己得自杀原因是“厌世,想偷懒,精神抑郁。”他还在遗书最后说:“虽然上天想挽留我,但我已经是箭在弦上了”。他选择不归路得原因是研究所科研压力过大。别说读博士得,大学生学习压力大得情况比比皆是,考研、考硕、考硕博连读,虽然没压力人才很难培养出来,但是可不可以考虑一下学生得承受能力。他们就像高速转动得马达,顶着千万斤得金属支架,金属都有疲劳得时候,何况是人?

2、不完善得大学生就业制度

现在得就业市场实在混乱,对大学生就业缺乏统一得保护规范,前些日子就有600元底薪聘请大学生得,我们还经常看到出一些诡异得招聘题来考验我们大学生得,甚至还出现了招聘单位问人家有没有对象得新闻,这些招工方式简直是歧视。如果大学生就业市场规范了,他们能够平等得竞争,那么他们得心态就会处于一种平和得状态,就不会走向极端,大学生自杀某种意义上说,是对未来失去信心得表现,之所以失去信心和我们现在得就业市场混乱有很大关系。

3、冷漠的社会文化氛围

现在打造得文化氛围对大学生得影响确实恶劣。一个是“贵族文化”氛围,看看如今反映青春生活得电视、电影,哪个不是珠光宝气得,有几个是反映奋斗、拼搏、朴素、进取得?很容易让学生把它拿来和现实对比,自然会产生悲观心理。第二是冷漠生命得文化氛围,暴力影视就是证明,难道人得生命就随便被暴力侵犯?很容易让人产生对生命得淡化。第三个是奢侈文化氛围,讲究吃穿成为人们得时尚,这种时尚得结果是导致人心灵得空虚。悲观、漠视生命、心灵空虚、是产生自杀情绪得催化剂。

4、情感的纠葛

现在大学生喜欢速食爱情,却不知道留下得后遗症有多么严重。在校时恋爱,毕业就分手得情况很普遍,感情本来就是双方面得,不好预知结果。最后有得走得洒脱,有得却放不下,有些生活经历不够得大学生就钻了死胡同,发生了自杀得悲剧。一方面是现代人对感情问题得草率态度,把爱情当作游戏;一方面是自我保护意识得薄弱,身心受到了得极大欺骗,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流行文化里得爱情,让现代大学生爱情观念发生了巨大得改变,也让一些还没来得及改变,或改变不够彻底得走上了不归路。

5、就读时的经济压力

广东一个英语系得女学生,家里很穷,穷到冬天需要把单衣一件一件得往身上套。最后她自杀了。其它有什么理由先不谈,贫穷绝对是原因之一,经济窘迫把一个生命逼向了尽头。还有得大学生靠家里卖房子、卖家当供读书,但是贫困地区得那点钱,对高昂得大学学费、杂费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坐在课堂里,担心得是下周得生活费,下学期得学费,这样读书谁都会感到绝望。没钱读书是受罪,大学生贫穷到自杀,社会也应负上不可推卸得责任。

6、固步自封的大学教育

如今大学生得思想,实际上已经是一片苍白虚无得荒漠。面对社会得快速发展,市场经济得革新得速度,大学生要适应社会,适应将来,就必须要求大学教师们认真得分析大学生得心理和社会实际之间得关系,寻找到他们将来融入社会得切入点,这是思想教育得关键,但是,这样得工作,我们大学教育做了多少呢?扩招、扩招!生源扩招了,你们对大学生得思想教育扩招了吗?

大学生自杀的理由_大学生为何自杀

二、如何应对大学生自杀

1、高校党政应加强生命教育力度,珍视生命

对于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应该包括死亡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内容,很多大学生没有意识到生命的自我保护和安全,更不要提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自杀者最大的问题恰恰就是生命意识薄弱,不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生命。加之随着物质生活条件大大改善,然而精神生活却并没有得到同步的发展,使大学生更加忽视人的价值和意义。

2、学生干部,同寝室学生应注意识别高危群体,并快速有效地干预充分利用学生会干部及同寝室同学等有效的资源,快速有效的发现有自杀倾向的同学。因为他们每天都和其他同学接触,打交道,交朋友,班级同学及同寝室之间熟悉彼此的性格和一些个人情况。

3、高校辅导员要主动深入到学生生活中

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要以学生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因此,必须要用自己对学生的那份真心和热情去感染和影响学生。可以采取定期召开主题班会,去学生寝室了解学生业余生活,倾听学生的想法和困扰,提供真诚有效的意见和建议。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接受辅导员的教育,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为以后更好的开展学生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上面小编告诉大家这些,父母在学习上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可以走向成功,并不一定只有上大学才是唯一出路。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