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心理健康 >> 行为心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爱的安全距离
2015-11-04阅读:9378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爱的安全距离一定要保持,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保持爱的安全距离才能保证一段关系的健康发展,无论是亲情还是爱情。

爱的安全距离_爱与非爱行为

爱能带给人温暖,可过多的爱却会令人觉得有压力,相信有很多朋友能理解李女士的烦恼,因为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胜过没有原则的爱。

心理学上有一种界定,说现代人的交往中,有一种行为叫做“非爱行为”。

所谓“非爱”,就是说有人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非爱性掠夺。

这种行为往往发生在夫妻之间,恋人之间,母子之间,父女之间,也就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之间。

夫妻和恋人之间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面:一个对另一个说:你看看,为了爱你,我放弃了什么什么;就是为了这个家,我才怎么样怎么样,所以你必须要对我如何如何。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困惑:父母对孩子关怀得无微不至,却常常招致孩子的反感;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却常常做出伤害彼此的事情来;有时费尽心机想和领导、同事拉近关系,却常常适得其反。不少母亲会对孩子抱怨,说自己为了孩子的成长牺牲了大好青春和本来可以获得成功的事业,而孩子并没有以良好的学习成绩来回报,可她却忽略了自己在其间应负的责任;不少妻子抱怨丈夫是“甩手掌柜”,对家务和孩子不闻不问,却不知正是由于自己的大包大揽才造成了这样的状况……所有这些行为,都可以称为“非爱行为”。

因为,它是以一种爱的名义所进行的一种强制性控制,强迫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为什么会这样?怎样的关系才能称为“好”呢?于丹在《论语心得》中对孔子的“过犹不及”作了一番解析:太过疏远和太过亲密都不是最佳状态,所谓“过犹不及”。

为什么两个人很亲密却不是相处的最佳状态呢?那么,对待自己最亲近的家人,是不是就可以亲密无间了呢?父母和子女之间、夫妻之间、恋人之间,也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吗?

一位心理学博士曾说过一段非常有哲理的话: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留。无论父母与子女之间,还是多年的夫妻之间,一旦没有了这种距离、这种尊重,越过了这个尺度,彼此就不再独立了,就产生了疏离。那么,原来看似和谐的关系离崩溃就不远了。

爱的安全距离

秉龙驾驶新买的车子很守规矩,简直到了小心翼翼的地步。晓冰心思缜密、性子急。两人常在黄灯前意见相左,秉龙减速停车,晓冰却觉得明明正常速度可以通过,为什么要多等一个红灯耽误时间。

连这种小事都能赌气,就不难想象该走哪个车道,向左转、靠右边这种决定了,秉龙跟朋友抱怨:“我的车上有两个卫星导航仪。一个装在仪表盘上;另一个在女友嘴巴里。”偏偏事后证明,不仅行车时如此,停车时也一样,晓冰的指挥让他们的交通变得比较有效率。

可惜,聪明的晓冰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实。男人的自尊远比交通的效率来得更重要。以他们经常行驶的市区道路来说,从甲地到乙地,不同的路径及速度,顶多可以节省10到20分钟的车程,但是伤害男人的自尊,就永远到不了幸福的目的地。

所有会开车的男人,其实都怕坐在副驾驶座上的女性,对该走哪条路、该超哪部车、该靠哪边走,她有太多的意见。此刻,女性的热心与指示,常变成对男人的控制与藐视,自尊心受损的男人,恨不得干脆撞死自己算了。

开车,绝对不是轻松的事。根据科学家研究两性的生理特性,得出了“男人先天比女人更擅长于驾驶”的结论,女人的开车技术,大部分都是靠后天努力练习来的。爱情跟开车一样,需要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否则就很容易碰撞。

聪明的女人,选择自己开车;更聪明的女人,选择搭男人的车;最聪明的女人,在搭乘男人开的车时,面带微笑,少讲话,顶多是赞美他:“搭乘你开的车,真是平稳舒适啊!”让他下次会更主动地想载她。

距离是要有的。

上一篇:女性如何缓解情绪 下一篇:聊天的分类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内容加载中...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