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心理健康 >> 职场心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中国首个同性恋招聘会举办,社会包容度有待改善
2016-08-08阅读:10295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LGBT群体,指是女同性恋者(Lesbian)、男同性恋者(Gay)、双性恋者(Bisexuality)与跨性别者(Transgender)。近日,中国首个同性恋招聘会在上海举办,150家公司受邀,只有17家到场,这多少反映了我们社会对这一群体的包容度有待改善。

2015年4月25日,一场特殊的招聘会在上海举办。招聘会面向LGBT人群,即女同性恋者(Lesbian)、男同性恋者(Gay)、双性恋者(Bisexuality)、跨性别恋者(Transgender)。

这是中国首个面对LGBT人群的招聘会。主办者毕信乐长期关注这个群体。

调查结果显示,对LGBT群体采访结果显示,38%的受访者曾遭言语侮辱和嘲笑;在工作场所没有得到应有尊重的受访者占30%;近13%的受访者曾失去晋升机会。

为什么要举办这样一个招聘会呢?

举办者毕信乐觉得,在中国,有针对应届毕业生、针对退伍人员甚至有针对出狱者的专场招聘会,长期以来却没有人关注职场上的非异性恋者。

而事实上,这些人群在职场中经常因为性向问题被困扰。比如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他们会遭遇同事的八卦和揣测,同事会想这个人怎么从来不聊他的女朋友,不说和谁去度假。他(她)们逐渐被边缘化,好的工作项目也会失之交臂。出柜(公开自己的性取向)者会面临同事态度上的明显变化,有人会因此丢饭碗。

压力不仅来自同事,而且来自企业和领导,乃至整个社会环境。一家大型企业的老总告诉举办者,他们公司没有这种人。老总可能并非出于恶意,但反映出这个群体在职场上缺乏声音,决策层意识不到他们的存在。

他们可能会觉得这样的人不结婚、不会有孩子,是缺乏责任感的表现。还有些企业管理者认为LGBT是一种精神疾病,这类人不正常。归根结底,是对这个人群不够了解。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我们希望有更多企业考虑这个群体,尤其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希望他(她)们应聘时不会因为要做真实的自我而感到惭愧。人的一生,上班占1/3时间,希望他们在这段时间里,不需要隐藏男女朋友,不需要编故事来应对人际关系,把更多时间用在为公司创造效益上。

招聘会后能改善社会和企业对这个群体的包容度?

具体招聘成功的数据还在整理中。但小编认为,这次招聘会的意义远远不止解决几个就业岗位这么简单,它让社会开始关注这个群体的职场状态,让每个人反思自己对于特殊群体的偏见。

性取向本身是隐私问题,出柜与否,也全凭个人意愿。而社会对这个群体的包容度就体现在,允许每个人做自己,让每个人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不会被歧视和边缘化。

许多企业在被邀请时,都采取观望态度,表示暂时不参加第一届,往后有可能参加。万事开头难,首个同性恋招聘会举办的意义,就在于开了个头,让LGBT群体走入大众视野。最终目的是能和每一个异性恋者一样,做一个不再受特殊关注的人。

举办者认为,中国企业可以做出如下改善:第一,要明确禁止针对性取向歧视的政策。第二,企业应该将LGBT纳入职员培训,明确包容残疾人、不同性别、性取向的人,如果遇到问题,可以找人力部门来维权。第三,公司内部应该有让LGBT成员发出声音的小组,能有一个部门和专职负责人,代表他们的声音,做一些同性恋常识的普及。这三点是最基础的。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