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盘点抑郁症自杀明星,为什么抑郁症想自杀?乔任梁因抑郁症自杀去世的消息震惊网络,再次唤起人们对抑郁症的关注。下面盘点抑郁症自杀明星,为什么抑郁症想自杀?一起来看看。
盘点抑郁症自杀明星
1、乔任梁
9月16日18时21分,艺人乔任梁在上海某住宅楼内死亡。经法医初步鉴定,已排除他杀可能,具体死亡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其经纪人通过媒体表示,乔任梁患有严重抑郁症。
2、张国荣
2003年4月1日,一代香港巨星张国荣选择在愚人节这天,从香港中环一家酒店的24层一跃而下,令人嗟叹惋惜不已。张国荣与抑郁症斗争了很长时间,终于还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3、贾宏声
演员贾宏声的演技已毋庸置疑,然而其负面消息也一直不绝于耳:吸毒上瘾,家庭不和,患有精神分裂……2010年,贾宏声在北京的小区里坠楼身亡,享年43岁。有圈内人向媒体透露,贾宏声坠楼太过突然,很可能跟他长期抑郁有关。
4、陈琳
歌手陈琳以《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爱了就爱了》《抱紧我别走》等歌曲闻名,事业风生水起,无奈因两段失败的婚姻受到不小打击。陈琳从楼上跳了下去,令朋友们悲伤不已。陈琳死后,其家人为其举办了低调的葬礼,两任前夫都没有出席。
5、欢欢
艺人欢欢(于佳卉,43岁),2014年6月1日下午被家人发现在租屋处炭烧自杀亡。虽经历两段婚姻破裂、抑郁症缠身,却一直以快乐坚强的面孔示人。不过,她人前强颜欢笑、人后暗自抹泪的真实状态却鲜为人知。
6、陈宝莲
影坛艳星陈宝莲抛下刚满月的孩子跳楼自杀,报道还说,陈宝莲曾经有过多次自杀和自残经历。这个17岁时失身、一年内拍六部三级片、与“干爹”黄任中同床50次的影坛艳星终于在儿子出生后不久跳楼自杀……报道称,陈宝莲自杀或是因为产后抑郁。
7、崔真实
2008年10月2日凌晨,韩国演员崔真实被发现在自家的卫生间里自缢身亡。据透露,她死亡的大致时间为韩国时间凌晨4时,时年40岁。据一名崔真实身边的好友透露,独自一人抚养两个孩子的崔真实一年前就已经患上了抑郁症。
8、李恩珠
韩国演员李恩珠在自己公寓上吊身亡时不过25岁。据她的哥哥透露,李恩珠自从演了电影《红字》以后就饱受失眠困扰,在自杀前一天晚上在家里走来走去,状态极其不安。后来家人打她的电话无法接通,等赶到她的住所发现,她已经上吊自杀。
每年在中国有超过28.7万人死于自杀。自杀几乎成为中国人群第五大死因,而且许多自杀的人,开始都会患有精神疾病,比如抑郁症。为什么抑郁症想自杀?下面一起来看看。
为什么抑郁症想自杀
抑郁障碍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疾病,可以导致患者丧失工作和学习能力,不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抑郁障碍症状会反复发作、慢性化,造成精神残疾,对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另外,抑郁障碍患者一半以上有自杀的想法,15%-20%最终以自杀结束生命,不及时治疗可造成自杀。
抑郁症的内心变化是,全盘否定自己。否定过去:经常想起一些不愉快的往事,总觉得自己对不起别人。否定现在:自我评价低,觉得自己的工作效率低,又浑身是病,是家里人的包袱。否定将来:认为前景灰暗,度日如年,对未来充满了绝望、自责、自罪的情绪,以为自己是个多余的人,只有死了才能解脱。
自杀是抑郁症的恶性症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出现自杀观念:认为活着不如死了好。
第二阶段是自杀企图:开始计划死亡方式,是服药、溺水、上吊还是跳楼等。
第三阶段是自杀行为:履行自己的自杀计划。
因此如果发现抑郁症患者有自杀倾向,就要及时带他向精神科医生求助,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常常可以避免发生可怕的后果。病人有明显的自杀倾向时,光靠心理安慰和劝说是不够的,积极的药物治疗非常重要。
抑郁症在近几年自杀的人数一年比一年多,所以大家千万不能忽视,更不能不治。下面是抑郁症患者自杀的前兆,希望大家多多了解下。
抑郁症患者自杀的前兆
1、失眠非常严重、经常出现彻夜难眠的现象。吃不下饭,体重下降的很厉害。往往会陷入莫名其妙的感伤之中。
2、会感觉他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还会做一些和平时不一样的动作。
3、经常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避免跟他人接触,也不主动和自己身边的任何人接触。
4、自己的自杀计划已经蓄意了很久,她会跟自己最亲密的人表现出非常留恋的情绪,此时已经离他计划自杀的时间很近。
5、有时侯,有些抑郁症的患者自杀前会表现出焦虑和狂躁的情绪,经常地哭泣、留恋身边的人和事。
6、消极悲观:内心十分痛苦、悲观、绝望,但还是有自己留恋的东西,放不下的感情,所以处于非常痛苦和纠结的境地。
7、自己的生活也不想整理,常见的表现就是不讲个人卫生,自己的房间很乱。
8、跟自己很亲近的关系的人,说一些话,有可能是自己的一些想法,却说成是别人的。
9、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不想和其他的人有过多的接触。
10、团体的活动,即使是去参加了,也是沉静在自己的世界中,很少去积极融入。
家人发现患者有极度大的情绪转变时,一定要加以警惕,从各方面观察和了解他们的动向,发现有丁点的不正常最好及时带患者到院检查,尽早治疗,避免久拖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