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冰片的作用和功效
2013-10-24阅读:9294 学员编辑 收藏
1.闭证神昏。本品味辛气香,有开窍醒神之功效,功似麝香但力较弱,二者常相须为用。冰片性偏寒凉,为凉开之品,更宜用于热病神昏。治疗痰热内闭、暑热卒厥、小儿惊风等热闭证,常与牛黄、麝香、黄连等配伍,如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若闭证属寒,常与苏合香、安息香、丁香等温开药配伍,如苏合香丸(《和剂局方》)。
2.目赤肿痛,喉痹口疮。本品苦寒,有清热止痛、泻火解毒、明目退翳、消肿之功,为五官科常用药。治疗目赤肿痛,单用点眼即效,也可与炉甘石、硼砂、熊胆等制成点眼药水,如八宝眼药水(《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治疗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常与硼砂、朱砂、玄明粉共研细末,吹敷患处,如冰硼散(《外科正宗》);治疗风热喉痹,以冰片与灯心草、黄柏、白矾共为末,吹患处取效(《濒湖集简方》)。
3.疮疡肿痛,疮溃不敛,水火烫伤。本品有清热解毒、防腐生肌作用,故外用清热消肿、生肌敛疮方中均用冰片。治疮疡溃后日久不敛,可配伍牛黄、珍珠、炉甘石等,如八宝丹(《疡医大全》),或与象皮、血竭、乳香等同用,如生肌散(《经验方》);治水火烫伤,可用本品与银朱、香油制成药膏外用(《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以本品搅溶于核桃油中滴耳。
此外,本品用治冠心病心绞痛及齿痛,有一定疗效。
①治急中风目瞑牙噤,不能下药:天南星(生捣为细末)、龙脑(别研)。
上二味,各等分,重研细,以中指点散子,揩齿三、二十次在大牙左右,其口自开,始得下药。
患者只使一字至半钱匕。
(《圣济总录》开关散) ②治时疾发豌豆疮及赤疮子未透,心烦狂躁,气喘,妄语:龙脑一钱。
细研,旋滴猪心血和丸,如鸡头肉大。
每服一丸,紫草汤下,少时心神便定,得睡,疮复发透,依常将息取安。
(《经验后方》) ③治伏热在心,昏瞀不省,或悮服热药,搐热冒昧不知人,及疮疹倒靥黑陷:生梅花脑子(研)半字或一字。
取新杀猪心一个,取心中血同研作大丸,用新汲水少许化下,未省再服;如疮疹陷伏者,温酒化下。
(《小儿药证直诀》) ④治伤寒舌出过寸者:梅花片脑半分,为末,掺之。
(《夷坚志》) ⑤治头目风热上攻:龙脑末半两,南蓬砂末一两。
频搐两鼻。
(《御药院方》) ⑥治头脑疼痛:片脑一钱,纸卷作拈,烧烟熏鼻,吐出痰诞即愈。
(《寿域神方》) ⑦治风热喉痹:灯心一钱,黄柏五分(并烧存性),白矾七分(煅过),冰片脑三分。
为末。
每以一、二分吹患处。
(《濒湖集简方》) ⑧治咽喉口齿新久肿痛,及久嗽痰火咽哑作痛:冰片五分,朱砂六分,玄明粉、硼砂各五钱。
共研极细末,吹搽患上,甚者日搽五、六次。
(《外科正宗》冰硼散) ⑨治口疮咽燥:龙脑三钱,黄柏三两。
为末,蜜丸梧子大,每麦门冬汤下十丸。
(《摘元方》) ⑩治内外痔疮:片脑一、二分,葱汁化搽之。
(《简便单方》) ⑾治眼赤痛,卒生浮白翳:龙脑一分,雄雀粪一分。
上件药,研如粉,以人乳汁一合,相合,调匀成膏,每以铜箸取少许点之。
(《圣惠方》龙脑膏) ⑿治酒皶鼻,赤疱注上面脸者:脑子,真酥调涂敷。
(《海上方》) ⒀治牙齿疼痛:梅花脑、朱砂。
末,各少许揩之。
(《濒湖集简方》) ⒁治鼻中息肉垂下者:片脑点之。
(《濒湖集简方》) ⒂治烫、烧伤:冰片10克,银朱5克,香油100毫升。
先将香油倒入铝锅熬开,后把银朱、冰片放入,加热成红褐色,即成膏。
将创面消毒后涂抹,一天一次。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