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拿治痛经
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常识 >> 中医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中医推拿治痛经
2013-12-16阅读:10428 学员编辑 收藏

原发性痛经是指月经期在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存在时发生下腹痛为主要症状的病症,常伴“痛引腰骶”的症状。多见于婚前女性尤其是青春期女生,部分痛经女生因剧痛影响生活、学习、考试和活动。

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主要是运用传统推拿方法,其特点是经穴按揉法和摩腹疗法。脊柱推拿配合传统推拿治疗,其特点是腰椎改良斜扳法、腰骶擦法与经穴按揉法、腹部摩法相结合,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诊断标准

1.经前或经期出现周期性的下腹痛兼痛引腰骶(下腹痛并放射痛至腰骶部,挺腰不直或腰脊柱侧弯;或下腹痛和腰痛随体位改变而加重,腰棘突偏歪、棘突棘旁有压痛),严重时伴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发凉、恶心呕吐、腹泻,甚至因剧痛晕厥。无腰部急性损伤史。

2.妇科及B超检查排除盆腔器质性病变。

3.好发于青年未婚女性。

适应证

功能性痛经(主要适宜于实证痛经,即中医辨证为气滞、血滞、寒滞或热滞)。一般为16~25岁,未婚,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前或经期第1~2天下腹胀痛或冷痛,常伴有腰痛腰酸及挺腰不直者。

禁忌证

继发性痛经(继发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症、盆腔炎症、子宫颈狭窄等)。

技术操作方法

一、操作步骤

分为解痉、调整、通络、化瘀四个步骤。

1.解除腰骶部位肌肉痉挛(解痉)

患者呈俯卧位,在腰肌痉挛(或棘突偏歪)部位、肾俞穴和八髎穴,施以轻柔的手掌按揉法,约5分钟。

2.改良斜扳法调整腰椎后关节(调整)

①患侧下肢屈曲髋膝,健侧下肢自然伸直,医者面对患者而立;医者一手置于患侧肩前部,另一手肘部置于患者髂部,手指置于调整节段棘突而定位。

②腰部小幅度缓慢旋转至腰椎最大活动度,并使调整节段处于扳动支点位,再给予3°~5°的手臂常规推扳力,常听到“喀哒”腰部弹响声(或虽无弹响声,但手指感到后关节错动感),提示调整成功。

3.腰骶部位疏通经络(通络)

患者呈俯卧位,在腰肌痉挛(或棘突偏歪)部位、肾俞穴、大肠俞、八髎穴等,施以直线擦法,以腰骶部位有透热感为度。

4.小腹部位理气化瘀(化瘀)

患者呈仰卧及屈膝屈髋位,在气海穴、关元穴施以拇指按揉法,约5分钟;在小腹部位施以全掌摩法,约20分钟,以小腹部位有透热感为度。

二、治疗时间及疗程

经前2周开始治疗,隔日1次,每周3次,每次30分钟。连续3个月经周期治疗。 三、关键技术环节


1.使第4腰椎关节突关节等调整节段处于扳动的支点位,并实施两手相反方向3°~5°的手臂常规推扳力。

2.在腰骶部大肠俞与腰阳关的横向连线上,上、次、中、下髎即八髎穴的纵向连线上实施“直、长、匀”擦法。

3.在脐下的小腹部实施不间断的全掌摩法,直至小腹部有透热感。

四、注意事项

1.饭后1小时内接受推拿手法操作,会引起胃脘部不适。

2.推拿操作前宜排一次小便,若留有小便甚至膀胱充盈则推拿操作时会感到不适。

五、可能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案

1.可出现皮肤刺激性疼痛,尤其是首次推拿后容易发生。初次推拿后若不刺激皮肤一般就没有皮肤疼痛感。若皮肤疼痛感明显,可用温热水冲洗而缓解,也可不用任何处理,1~2天后该皮肤刺激性疼痛就自行消失。

2.正值经行腹痛而经血及血块滞而不下时,手法治疗后可使瘀滞难下的经血过快而下,少数患者可出现冷汗、面色苍白等轻度虚脱现象,应及时停止推拿操作,并使患者仰平卧、保暖、询问情况以及观察心率血压等,对症处理。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