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护理治疗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浅析认知心理治疗在疾病中的应用
2015-11-27阅读:9238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认知治疗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病人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的总称。……

(一)

认知治疗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病人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的总称。所谓认知一般是指认知活动或认知过程,包括信念和信念体系,思维和想象。认知过程一般由三部组成:(1)接受和评价信息的过程;(2)产生应付和处理问题方法的过程;(3)预测和估计结果的过程。认知治疗高度重视研究病人的不良认知和思维方式,并且把自我挫败行为看成是病人不良认知的结果。所谓不良认知,指歪曲的、不合理的、消极的信念或思想,往往导致情绪障碍和非适应行为。治疗的目的就在于矫正这些不合理的认知,从而使病人的情感和行为得到相应的改变。

认知疗法不同于传统的行为疗法,因为它不仅重视适应不良性行为的矫正,而且更重视改变病人的认知方式和认知—情感—行为三者的和谐。同样,认知疗法也不同于传统的内省疗法或精神分析,因为它重视目前病人的认知对其心身的影响。即重视意识中的事件而不是潜意识,内省疗法则重视既往经历,特别是童年经历对目前问题的影响,重视潜意识而忽略意识中的事件。认知治疗的基本观点是:认知过程是行为和情感的中介;适应不良行为和情感与适应不良性认知有关。医生的任务就是与病人共同找出这些适应不良性认知,并提供学习或训练方法矫正这些认知,使病人的认知更接近现实与实际,随着不良认知的矫正,病人的心理障碍亦逐步好转。

(二)

认知治疗可以用于治疗许多疾病和心理障碍,其中最主要的是治疗情绪抑郁病人,尤其对于单相抑郁症的成年病人来说是一种有效的短期治疗方法。根据美国宾夕法尼大学的研究报道,认知治疗主要适用于治疗单相抑郁症门诊病人,抑郁病一般经过12周的认知治疗,80%的病人有显著改善,疗效优于用丙咪嗪药物治疗的对照组,随防一年,疗效稳定。另外,爱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匹兹堡大学的研究组也分别报道了认知治疗可以取得像抑郁药物一样的疗效。其中爱丁堡大学的布莱克伯恩(1981)等人报道,将原发性抑郁症病人随机分成药物治疗组,认知治疗组和药物——认知治疗合并治疗组。经过20周的积极治疗,结果发现合并治疗的门诊病人疗效优于其他三组。但对于精神病性抑郁病人,认知治疗可能效果较差。

认知治疗还可作为酒精中毒,神经性厌食和性功能障碍等病人的治疗方法之一。例如,酒精中毒病人常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缺陷,尤其是刚开始戒酒的几周里,他们往往表现为记忆困难和解决问题困难。因此,在治疗开始阶段应重复进行几次分别会谈,要求病人做会谈笔记,并且记录每天家庭认知行为作业完成的情况。言语交谈,行为操作,想象技术以及声像、图片、教育等多种渠道给病人输入信息对于酒精中毒病人的治疗亦大有帮助。当然,并不是所有病人对这些技术的应用都有效,有些病人往往在开始治疗的时候便不合作,甚至中断治疗,对此,医生可能会认为这些病人“没有求治动机”或“不准备治疗”。实际上,可能是治疗方法不完全适合于这些病人。因此,在对这些病人的治疗中,治疗医生应该了解和识别病人存在的认知错误,并进行适当的矫正,使得病人愿意配合医师进行戒酒治疗。

在对神经性厌食病人的治疗中,除了药物治疗,饮食治疗和家庭治疗外,还要注意这些病人的认知歪曲,因为这些病人往往存在着对自身外形,面庞等方面的认知异常,因此必须矫正他们的错误认知。例如,可以通过下述合理认知的对话和自我监察来进行:“消瘦的人是吃的过少”。“消瘦的人进食方式与正常体重人的进食方式不一样”,“消瘦的人不像正常体重的人那样健美、强壮”。要求病人完成一定量的热卡食物摄入,并进行自我监测体重,情绪和自动性思想,逐步改变不良认知。神经性厌食患者治疗多不主动,注意处理好医患关系,取得患者信任是非常重要的。

性功能障碍病人,尤其是性欲减退病人的治疗,除了行为治疗以外,可以适当辅以认知矫正。认知治疗的策略在于改变抑制病人性欲的那些不合理信念,为其后采用性感集中技术创造必要条件。例如,有些病人认为性欲旺盛是邪恶的,这种人是坏人,在治疗中应该针对病人的这种抑制性欲的错误信念进行开导,解释,提供必要的性知识。鼓励病人采用下述说明:“即使我对性感兴趣,并不意味着我就是一个不好的人”。治疗医师可采用反问的方式,让病人识别和评价其适应不良性思维,例如:“如果你变得非常性感,那么将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然后再指导,告诫病人,人们的行为绝大多数是受其自身控制的,他们往往对当时所做的事情能够承担责任,很少会做出违背理智和法律的事情。从而矫正不合理认知,减轻病人的焦虑和畏惧心理,为进一步行为治疗创造了条件。

另外,认知治疗还适用于治疗焦虑症、社交恐怖、偏头痛,以及慢性疼痛病人。对于焦虑的患者,由于其特有的认知方式,容易把模糊的刺激解释为威胁,容易过高估计消极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认知治疗常常被用来改变患者的认知方式。医生通过运用“情境分析”来找出患者的焦虑症状是由情境中的哪些关键因素造成的,然后运用“系统脱敏”技术降低患者对这些特定因素的焦虑程度。如果患者的焦虑症状游离于任何特定情境,也就是不与某种特定情境有特殊的关系,那么医生就会运用“放松训练”来降低病人的总体紧张水平。

此外,对于海洛因成瘾病人,认知治疗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加强治疗作用。近年来有些报道认为,认知治疗与药物合用,可治疗某些精神分裂病人的妄想。

目前认知治疗的理论和应用范围正在不断的改善和扩大,它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和关注。它的前景是美好的,作为心理咨询工作者,我们有必要熟练地掌握它,运用它。为广大患者提供完好的服务。

(以上内容转载自新浪健康。)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