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预防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享福要有好心态
2015-11-30阅读:10043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要学会享福,当事人要纠正错误的认知,要调整心态,必要时可请心理医师上门做心理疏导。……

亲朋好友、邻里街坊,都说李老先生福气好:子女孝顺,吃用不愁,小辈隔三差五探望、电话问候……美中不足的是李老先生身体欠佳,但九旬老人,哪个不是疾病缠身呢?

93岁的李老先生有5个孩子,有的是公司老总,整日忙得团团转;有的下岗、退休;有的月薪“五位数”,有的收入捉襟见肘。不管怎样,对待老父,子女都尽了孝心,不仅保健品不断,为老人请了保姆,子女还每天轮换上门问寒嘘暖,陪父亲聊家常,逛公园,外出散心……李老先生对此也深有体会。但同时内心又深感不安。他自己年事已高,又患有多种疾病。许多事情自己想干却干不了,深感心有余而力不足。儿子、女儿都已成家,都有他们的事业和家庭,他们都要忙单位里的事,忙自己家庭的事,还得抽空来照顾、关心自己。虽然雇了保姆,可他们还总是不放心。李老先生总感到自己是小辈的“累赘”,拖累了他们。假如没有自己,小辈岂是省心不少?于是整日生活在自责、内疚心态中,无论小辈怎样劝慰,都无济于事。对李老先生的这种心态,小辈和亲友感到难以理解。

其实,李老先生有心理障碍,这是一种表现为“自责内疚”的情绪障碍。这种心理障碍见于“奉献型”的老人。天底下,所有父母对子女的爱都是无私的,但这仅仅局限于子女成家之前。子女一旦成家立业了,许多家长都感到自己“任务完成了”。子女工作了,家长便要子女付饭金,索取回报。但“奉献型”父母却仍然一如既往无私奉献。一旦他们年老做不动,心想奉献却无能力时,便会认为自己是小辈的“累赘”,甚至希望自己早离人世,以便为子女解脱。这是由认知错误造成的。所以,当事人要纠正错误的认知,要调整心态,必要时可请心理医师上门做心理疏导。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