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常识 >> 中医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三伏貼治哮喘
2013-12-24阅读:9084 学员编辑 收藏
台北地區中醫門診,近日湧現大批作三伏貼的小孩。三伏貼是這幾年北部中醫推廣有成的結果,雖然西醫以不符科學程序為由,但是有哮喘兒的家長仍趨之若騖。兒童哮喘在西醫治療方法只是盡到控制而已,期待的只是兒童順利成長後體質能夠自動改善,所以西醫治法遠期療效並無法確定落實。而中醫的實驗可以說是人體實驗,並無法藉由實驗室去證實數據多寡,但是仍然有其嚴格的道理和規定,所以外敷三伏貼乍看是沒有重大後遺症的前提下,那麼以家長而言,試之有效就算賺到了,也並無不可。

三伏貼的主藥是白芥子,如果單用白芥子外敷會紅腫、發泡成膿,所以以白芥子為主藥的外治法就稱為發泡灸。一般灸法是用艾葉作成的艾條熱刺激穴位,而白芥子的發泡作用也是發熱過程,所以也算是灸法的一種變形。

月之未申,歲之伏也;時之未申,日之伏也。由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算起,到立秋以後第一個庚日的前一天為止。可分為初伏、中伏、終伏,每伏各有十天,為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大約在未申月為歲之伏,還有日之伏的未申時,所以不止有三伏日,還有三伏時,運用三伏時是取一日內的巳午未時。那麼為什麼稱之為伏,火旺金衰是也。

三伏是最熱的時候,所以連古代連鑄造錢幣也是選三伏,因為火克金,三伏鑄錢,其汁不清,蓋火克金也。本草綱目也記載:三伏吞硫黃百粒,去積滯甚妙。硫磺為火中精,是中藥中的大熱藥,比附子還要更熱,在最熱的時候用最熱的藥,乘勢而為,那麼不管是最頑固的陰寒積聚都可以去除。《泊宅編》︰金液丹,乃硫黃煉成,純陽之物,有痼冷者所宜。今夏至人多服之,反為大患。韓退之作文戒服食,而晚年服硫黃而死,可不戒乎?夏英公有冷病,服硫黃、鐘乳,莫之紀極,竟以壽終,此其稟受與人異也。

所以這裡就引出一個大問題,不管是服食硫磺,或是三伏貼,就要考慮到體質因素。例如【壽世保元】提到:夫暑者。乃長夏盛熱之令也。人當避酷熱之亢。相安于燔炙之宜。毋冒灼灼。毋致愴愴。其知道者。夏以養陰扶陽。順之則祥。逆之則殃。故三伏炎炎。三暑蒸蒸。腠理開泄。真氣不藏。

張氏醫通記載: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有應有不應。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往往獲效。方用白芥子淨末一兩。延胡索一兩。甘遂、細辛各半兩。共為細末。入麝香半錢。杵勻。薑汁調涂肺俞膏肓百勞等穴。涂後麻瞀疼痛。切勿便去。候三炷香足。方可去之。十日后涂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所以三伏貼一定要用在冷哮,不可是熱哮。而且不用嚴格到只利用這三天,應該是三伏這三十天期間都可以,不然碰到下雨刮颱風,那就達不到應有的目的。 【針灸問對】的作者在當代也看到這個問題,他說:今人見有痰而嗽。無痰而咳。一概于三伏中灸之。不計壯數。二穴切近華蓋。而咳與嗽本因火乘其金。茲復加以艾火燔灼。金欲不傷得乎。金和華蓋都是中醫講的肺臟,更詳細的內容可見參考資料。這個問題現在由中醫師親自把關,那就應該可以避免這個問題。不然家長也可以自行判斷,大致屬於虛寒的才能用,也就是體質虛弱、畏寒,雖然中醫傳統強調小兒為純陽之體,但是現在生冷、瓜果戕害脾胃,體質不轉為虛寒也難。而不可以三伏貼的大概有哪些呢,實熱證不宜就是,簡單的來說實證是有感染,不管是呼吸道的或是消化道的,只要有感染那就不作三伏貼,熱證的體質燥熱,稍微動一下就滿頭大汗,紅光滿面的小孩,這樣子的也不要作。

三伏不只可以治療冷哮,也可以治療小兒疳瘦脫肛,體瘦渴飲,形容瘦瘁。諸方不瘥者,尾翠骨上三寸陷中,灸三壯,炷如小麥大。兼三伏內用柳水浴孩兒,正午時灸之。此法神效。不可具述。

【衛生寶鑑】

三伏不只可治小兒,也可以治療大人的酸痛。

【外科正宗】

酸痛皆起于手足,乃風寒氣郁于皮毛,致血不榮于肌表,謂皮槁則多痛,似無皮之狀,是酸苦生焉。將患上蔥湯浸洗良久,隨以潤肌膏擦之,就暖勿見風冷自愈。又每久逢冬即發者,須三伏時晒搗爛大蒜,間擦三次,不再發。謂寒因熱治,其理甚明矣。

三伏不只可外治,也可內服。

【驗方新編】

無論遠年近日,冷熱哮病,于三伏日將生老薑切片,日晒夜露四十九日足,雨天不算,晒露足後,將薑片研細末,瓷瓶收貯聽用。再用糯米升半,白米升半,磨成細粉,用時以粉一二合,水和勻,用薑末作包心餡子搓成湯丸,待病患熟睡,預備滾水煮熟湯丸,輕輕喚醒病者,即與之食,或九丸、十一丸,須成單數,小兒減半,每夜食一次,久食自愈。

古人三伏晒書,還有人在三伏天曝曬自己,他不是晒他肚子裡的書,是真的晒自己本人,據說這也可以達到去病延年的功效,這就更神奇了,不過推測應該也是虛寒體質,而且是北方低日照的地方,不然在台灣夏天可要晒傷的,出門晒一下子皮膚都會痛的。其文甚長,見後參考資料。所以三伏貼只要對證處置,應該沒有什麼大問題,不過醫師要嚴守份際,不要報名的就照單全收。

參考資料:

【針灸問對】或曰。嗽病多灸肺俞、風門何如。

曰。肺主氣屬金。行秋之令。喜清而惡熱。受火所製。為華蓋。居四藏之端。飲食入胃。熱嗽。其痰少者。肺火抑郁。不得宣通為咳。咳形屬火。痰形屬濕。風門、肺俞二穴。明堂、銅人皆云治嗽。今人見有痰而嗽。無痰而咳。一概于三伏中灸之。不計壯數。二穴切近華蓋。而咳與嗽本因火乘其金。茲復加以艾火燔灼。金欲不傷得乎。況三伏者。火旺金衰。故謂之伏。平時且不可灸。而況于三伏乎。夫治嗽。當看痰與火孰急。無痰者。火旺金衰。十死七八。瀉火補金。間或可生。痰多者。濕盛也。降火下痰。其嗽自愈。縱灸肺俞、風門。不過三壯五壯。瀉其熱氣而已。固不宜多灸。三伏之中。更不宜灸也。 或曰。病有宜灸者。有不宜灸者。可得聞歟。

曰。大抵不可刺者。宜灸之。一則沉寒痼冷。二則無脈。知陽絕也。三則腹皮急而陽陷也。舍此三者。余皆不可灸。蓋恐致逆也。針經云。陷則灸之。天地間無他。惟陰與陽二氣而已。陽在外在上。陰在內在下。今言陷下病有邪氣陷下者。有正氣陷下者。邪氣陷下者。是經虛氣少邪入。故曰感虛乃陷下也。故諸邪陷下在經者。宜灸之。正氣陷下。宜藥升之。如補中益氣之類。)經曰。北方之人。宜灸也。為冬寒大旺。伏陽在內。皆宜灸之。以至理論。則腎主藏。藏陽氣在內。冬三月。主閉藏是也。若太過則病。固宜灸。此陽明陷入陰水之中是也。難經云。熱病在內。取會之氣穴。為陽陷入陰中。取陽氣通天之竅穴。以火引火而導之 。此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復也。又云。脈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痺。名火逆也。脈浮熱甚而灸之。此為實實。因火而動。必咽燥唾血。又云。身之穴三百六十有五。其三十穴灸之有害。七十九穴刺之為災。並中髓也。經之所見。邪之所在。脈沉者。邪氣在內。脈浮者。邪氣在表。世醫只知脈之說。不知病証之禁忌。若表見寒証。身汗出。身常清。數栗而寒。不渴。欲覆濃衣。常惡寒。手足厥。皮膚干枯。其脈必沉細而遲。但有一二証。皆宜灸之。陽氣下陷故也。若身熱惡熱。時見躁作。或面赤面黃。嗌乾咽乾口乾。舌上黃赤。時渴。咽嗌痛。皆熱在外也。但有一二証。皆不宜灸。其脈必浮數。或但數。亦不可灸。灸之。災患立生。若有鼻不聞香臭。鼻流清涕。眼瞼時痒。或欠或嚏。惡寒。其脈必沉。是脈証相應也。或輕手得弦緊者。是陰伏其陽也。雖面赤亦宜灸。不可拘于面赤也。機按。素難諸書。皆言陽氣陷下者。脈沉遲也。脈証俱見寒在外者。冬月陰寒大旺。陽明陷入陰水之中者。並宜灸之。設脈浮者。陽氣散于肌表者。皆不宜灸。丹溪亦曰。夏月陽氣盡浮于表。今醫灼艾。多在夏月。寧不犯火逆之戒乎。或者因火而生熱脹發黃腰痺咽燥唾血者。往往有之。尚不知為火逆所致。寧甘心于命運所遭。悲夫。經曰。春夏養陽。以火養陽。安有是理。論而至是。雖愚亦當有知者焉。

【修昆侖証驗】

晒說

丁亥年回蘇省親,時年五十二歲,因指麻唇吊,頸項堅硬,筋多瘰,肩背有癬,腰作虫行,雖飲食起居尚是照常,惟于陽事不健而已。親命就名醫診視,云氣血兩虧,難期脫體,非重用附桂大補氣血不可,立方而散。予以向服熱藥牙必出血,置之。因思氣血無不由頸上下,不論所以然,且揉頸項以圖目前,不知所謂經絡也。幸無甚病,而頸中間亦松軟,惟無法淨去耳。又每逢行走急促,胸膈作木石碰聲,左脅牽痛而喘,逢冬咳嗽吐痰、耳足凍瘃,腰腿間作酸痛,此皆積久蔓延而然;彼時實不知也。一切尚能支持者,未必非亂揉之力也。後以腰腿酸痛,有人傳以晒法者,伏天赤身于烈日中晒之,汗如水流,風來涼爽,不覺其熱也。惟初晒必脫皮,濃薄則隨其病,甚至起水泡,其愈極快,無過二日者,真化工也。自是每伏必晒,諸積病悉不為患,而潮濕拘牽則截然而止,不乞靈于草木者,幾二十年矣,今則無分冬夏,晴日必晒,間有微汗,無病故也。晒之功力,可云大矣,壯先天之元陽,滋後天之真陰,神光洞徹,表裡不遺,陰翳潛消,營衛無間,即使周身大積,能令伏不為患,非氣血充足能若是乎?當積伏也,血足以養之;及積出也,氣足以運之,去邪扶正,更云神乎?今見孫真人格言,悟而為之,若有鬼神通之者。遂將六十余年之積期月盡消,內外諸病一掃而清,此正藉氣血之充足也,非數年晒功,能若斯之速乎?所謂自天?之,吉無不利也。倘得再假歲月,揉以通氣血,而去瘕消︰晒以分陰陽,而清升濁降,皮骨筋肉更換一番,庶不負此生矣。茲。以揉說既集,更以晒法經驗附焉。同是君子,求已之易事,實為治病第一之良法。凡男婦頭風、腦漏、牙疼、耳腫、腳氣、瘡、手足腰背筋骨疼痛、風寒濕熱虛弱酸軟等症,于三伏日巳午未時,赤身于烈日中晒之,不論新舊大小病症。概能痊愈除根,即婦女月事,亦可晒,通天地化育神工,難以殫述。第不可遮蓋著衣,及致受熱也。月之未申,歲之伏也;時之未申,日之伏也。急病則隨日可晒,亦見奇效。統而論之,增長人之精神氣血者,晒也。積雖並育而不害,感傷能散,積解未形,于以見生成之大。除刈積之根本枝蔓者,揉也。人得複元而無贅,中外更新。人須益健。亦以知補助之能並行不怠,互相資益,佇見事半功倍之效。嘗以細虱晒于烈日,行走迅速,生氣愈旺,可以証陽生陰長、循環無端之理矣。此以至小者言大,則萬物無日不生,言豈有盡耶?或曰︰農人終日曝晒何亦有病?曰︰是先有內傷,再受外感所致,與晒何尤?設使晒后壯實,風寒且不侵,何有于病耶?自修者曷一試焉?無負此野人負暄獻曝之忱也。
上一篇:腰痛中药外治 下一篇:手脚多汗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