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惊风辨证论治
2013-12-24阅读:9301 学员编辑 收藏
1.风热动风
【证候】 起病急骤,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咽痛,随即出现烦躁、神昏、惊风,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辨证】 本证多发于5岁以下小儿,尤以3岁以下小儿更为常见。一般先见风热表证,很快发作抽搐,持续时间不长,体温常在38. 5℃以上,并多见于体温的上升段,一般一次发热只抽一次,抽两次者少见。
【治法】 疏风清热,息风定惊。
【主方】 银翘散加减。
【处方举例】 金银花lOg,连翘IOg,薄荷(后下)6g,荆芥穗IOg,防风lOg,牛蒡子IOg,钩藤15g,僵蚕lOg,蝉蛻6g。(以3岁为例)
2.气营两燔
【证候】 多见于盛夏之季,起病较急,壮热多汗,头痛项强,恶心呕吐,烦躁嗜睡,抽搐,口渴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病情严重者高热不退,反复抽搐,神志昏迷,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 本证多见于夏至之后,壮热不退,头痛项强抽搐,常见神昏,同时见恶心呕吐为本证特征。暑热重者高热、多汗而热不退、烦躁口渴;暑湿重者嗜睡神昏、呕恶苔腻。
【治法】 清气凉营,息风开窍。
【主方】 清瘟败毒饮。
【处方举例】 生石膏20g,知母lOg,连翘lOg,黄连5g,梔子lOg,黄芩lOg,赤芍lOg,玄参IOg,生地黄12g,水牛角(先煎)15g,牡丹皮lOg,羚羊角(代)粉(另吞服)O.3g,钩藤15g,僵蚕lOg。(以3岁为例)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