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常识 >> 中医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特点
2013-12-25阅读:9196 学员编辑 收藏
1.口腔:足月新生儿在出生时已有舌乳头,唇肌、咀嚼肌、两颊脂肪垫发育良好,故生后即具有较好的吸吮能力和吞咽功能;早产儿则较差。新生儿出生时唾液腺发育不够完善,唾液及唾液中淀粉酶分泌不足,导致口腔粘膜干燥而易受损及不宜喂淀粉类食物。此外,婴儿可出现生理性流涎。

2.食管、胃:新生儿食管下端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控制能力差,不能有效的抗反流,常发生胃食管反流,一般九个月时消失。婴儿胃呈水平位,奔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幽门括约肌发育良好,婴儿吸奶时常同时吸入空气,故易导致溢乳和呕吐。胃排空时间因食物种类不同而不同。一般水为1.5~2小时,母乳2~3小时,牛乳为3~4小时。早产儿胃排空慢,易发生胃潴留。胃容量出生时30~60ml,1~3个月90~150ml,1岁时250~300Inl。

3.肠道:肠婴儿肠道相对较长,分泌面及吸收面较大,有利于消化吸收。但固定差,易发生肠套叠。早产儿肠乳糖酶活性低、肠壁屏障功能差和肠蠕动协调能力差,因此,易发生乳糖吸收不良、细菌经肠粘膜吸收引起全身性感染和粪便滞留或功能性肠梗阻。

4.胰腺:出生时胰液分泌量少,3~4个月时增多。但胰淀粉酶活性较低,1岁后才接近成人,故不易过早地(生后3个月以前)喂淀粉类食物。新生儿及幼婴胰脂肪酸和胰蛋白酶的活性都较低,故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不够完善。

5.肝:年龄越小肝相对越大。新生儿肝在右肋缘和剑突下易触及;但肝细胞和肝功能不成熟。解毒能力差。在传染病、心功能衰竭、中毒等情况下易发生肝肿大变性。婴儿期胆汁分泌较少,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6.肠道细菌胎儿消化道内无细菌,出生后细菌很快从口、鼻、肛门侵入肠道,大多集中在大肠及直肠内。而肠道菌群受食物成分影响,母乳喂养者以双歧杆菌为主;人工喂养者以大肠埃希菌(大肠杆菌)为主。正常肠道菌群对侵入肠道的致病菌有一定的桔抗作用。消化道功能紊乱时,肠道细菌大量繁殖可进入小肠甚至胃而致病。

7.粪便:小儿粪便新生儿最初排出的大便为深墨绿色、粘稠、无臭味,称胎粪。胎粪由胎儿肠道脱落的上皮细胞、消化液及吞下的羊水组成,多数生后12小时内开始排便,总量为100~200g,2~3天渐过渡为黄糊状粪便。如24小时内无胎粪排出,应注意检查有无肛门闭锁等消化道畸形。母乳喂养儿粪便为金黄色,糊状,不臭,呈酸性反应,每日2~4次。牛、羊乳喂养儿粪便为淡黄色,较干厚,有臭味,呈中性或碱性反应,每日1~2次。添加谷类、蛋、肉、蔬菜等辅食后大便,接近成人,每日1次。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