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症状诊断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中医分析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表现
2015-12-23阅读:10463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IntravasculalkCoagulation,DIC)是由于多种致病因素导致血液在微小血管内凝固,形成以纤维蛋白和血小板为主要成分的微血栓,从而消耗了大量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并继发地激活了纤溶系统。由此而产生的临床以出血、溶血、休克、栓塞和溶血的一组综合征。……

(一)热感瘀血

1.主症:壮热、口渴,烦躁不安,重则神看谵语,肌肤出现皮肤紫斑,面积较大,甚至有便血、呕血,溲赤,便秘,舌质红绛,或者紫暗,苔黄,脉弦数。

2.证候分析:感受温热毒邪,热邪炽盛,气血两燔,一方面热邪灼伤津血,血受薰灼而凝结;另一方面热盛津亏,无法载血,血液粘滞而成血瘀,故血热血瘀是本型的主要病机。气分热炽则壮热;热盛津亏则口渴;营血热盛血行瘀滞;热扰神明有烦躁、神昏谵语;瘀血阻于脉络,加之热盛迫血妄行,造成血不循经而溢脉外,故见皮肤大面积紫斑,严重者有吐血、便血;热结下焦则溲赤便秘;舌、脉为热盛之征。

(二)气虚瘀血

1.主症:神疲倦怠乏力,心悸气短,懒言,食少纳差,皮肤有紫斑,但斑色较淡,有时伴有鼻衄。齿衄、呕血,面色萎黄,舌质淡,色暗,脉弱而缓。

2.证候分析:重病久病之后,正气亏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以致于血行瘀滞而成气虚血瘀。正气虚衷,则见神疲倦怠乏力,心悸气短,懒言;脾气虚,健运失职则食少纳差;气为血之帅,气虚则血失统摄而溢于脉外,或气虚血瘀,经脉被瘀血所阻,血难归则见紫斑,有时伴有鼻衄、齿衄、呕血;舌质淡色暗,脉弱则缓为气虚血瘀之征。

(三)阴虚瘀血

1.主症:皮肤有紫斑,或有尿血、鼻衄、齿衄、咳血,同时可见手足心热,低热,形体消瘦,心悸,盗汗,夜寐不安,头晕目眩,两目干涩,舌质红,有瘀斑瘀点,苔薄,脉弦细数。

2.证候分析:由于温热病、久病使阴液亏耗,血脉不充,以致血液运行不畅而瘀滞,瘀血阻络,血不归经溢于脉外而见皮肤紫斑,或有尿血、鼻衄、齿衄、咳血;阴虚生内热,虚火伤及血脉也可以造成出血现象。阴虚火旺则有低热、形体消瘦;火热逼律液外泄则盗汗;阴血不足,心失所养则心悸、夜寐不安;血虚不能上荣于头目则头晕目眩,两目干涩;舌、脉为阴虚血瘀之征。

(四)阳虚瘀血

1.主症:皮肤紫斑,可伴有便血、鼻衄,畏寒喜暖,四肢不温,倦怠乏力,自汗,言语低弱,面色苍白,或见四肢水肿,舌淡紫或有瘀斑、瘀点,脉沉细或脉微欲绝。

2.证候分析:久病不愈,或病情加重,使阳气亏虚,阳虚生内寒,阴寒内盛,血遇寒则凝滞,从而造成瘀血阻滞脉络,血难循常道而溢于脉外,故有皮肤紫斑、便血、鼻衄;阳气亏虚,无以温煦,则畏寒喜暖、四肢不温、面色苍白;阳气不足则乏力、自汗;阳气不足,阳不化气,水湿下聚则下肢浮肿;阳气亏虚,鼓动无力,故舌淡紫或有瘀斑、瘀点,脉沉细或脉微欲绝。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