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白昼如常,入夜则啼哭不安,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故日夜啼。小儿夜啼其原因有多种,如腹部受寒、过食炙烤之物、暴受惊慌,体质较弱及父母体……
白昼如常,入夜则啼哭不安,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故日夜啼。小儿夜啼其原因有多种,如腹部受寒、过食炙烤之物、暴受惊慌,体质较弱及父母体质素虚等。有的因营养过多、运动不足,有的因怕黑等,下面是几种治疗偏方:
药物组成:牵牛子7粒。
适应证:小儿夜啼。
用法:将牵牛子捣碎,用温水调成糊状,临睡前外敷于肚脐上,用纱布固定,大多当晚即能止哭。
适应证:小儿夜啼。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两遍合药液约50-100毫升,频频喂服,一般服2-3剂可愈。
适应证:小儿夜啼及小儿睾丸肿胀(鞘膜积液),症属寒湿而见腹部欠温,不吮乳食,夜啼多在下半夜者。
用法:用水浸泡诸药10分,再煎5分,每剂煎2次。每日1剂,将2次煎出约液混合,早晚各服1次。
适应证: 小儿夜啼。
用法:两药共研细末,再与适量捣烂的陈细茶拌匀,加水少许,捏成小饼状,外敷于肚脐中,胶布固定,每晚更换1次,一般2—6次可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