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文化 >> 民间偏方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这样治脾胃病!你肯定没听过
2016-11-08阅读:9945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脾胃不好百病生,脾功能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人体生命的盛衰,脾胃功能良好,则气血旺、体格壮;脾胃虚弱,百病从生.被脾胃病困扰的人不在少数,脾胃病……

脾胃不好百病生,脾功能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人体生命的盛衰,脾胃功能良好,则气血旺、体格壮;脾胃虚弱,百病从生.被脾胃病困扰的人不在少数,脾胃病该如何治?李东垣强调脾胃的重要作用,建立了以补脾胃为主的学派,成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脾胃病“治之甚易,根除甚难”。治之甚易,是因为服药后,药力直接达到脾胃,便于吸收。根除甚难,是因为每日必进饮食,脾胃不能休息,总在不停地运化水谷,因此一旦脾胃有病,不可轻视,若不及早治疗,由于后天运化失常,机体的精气营养匮乏,其他脏腑可接踵受害,百病丛生。

脾胃病多有痛象,通之则痛止,而通药多辛温,因此治脾胃病不宜妄用寒凉。所以李东垣在《脾胃论》中阐发温补之法是确有独见。

脾胃病的辨证论治过程中,总结归纳出七症九法。

七症:即呕、吐、胀、满、痛、结、利。

九法:即吐、消、导、清、降、通、利、止、补。

1.吐

过饱伤食,消既不能,泻亦无用,只有一吐。吐之方法或用探喉引吐,或用瓜蒂散、人参、藜芦等吐之。但吐法不常用。

2.消

饥饱不匀,食不消化,胸膈胀饱,吐有实物,应当使用消法。最常用的方子是保和丸、平胃散、小陷胸汤。

3.导

食在胃肠而不下者,宜用导法。常用木香槟榔丸、麻仁丸、瓜蒌薤白半夏汤等。此外,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等亦用之。大便燥结,可用晚蚕砂配皂角子。虚人便秘用肉苁蓉30~120克,使用导法最宜,能润则润,须用攻下时,方可用峻剂。

4.清

《内经》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消胀行气,常用清脾饮、藿香正气散、柴胡疏肝散等。

5.降

呕吐、呃逆、嗳气均可用此法。常用方如旋覆代赭汤、戊己汤、胃风汤等。

6.通

疼痛应用温通化瘀法。常用赤石脂丸、匀气散(此方止痛甚效,有加沉香者,但此方不可多用)、手拈散(此方活瘀止痛,极为有效)。此外,丹参治胃痛甚效,其功用为祛瘀生新,因而消化性溃疡者常用。凡腹痛胀,可用台乌药配香附使人矢气出,以消胀止痛。

7.利

大便溏泄不宜早止,利其小便或利湿则腹泻即可止。常用方剂如参苓滑石汤、大橘皮汤等。

8.止

久泻不止,脾胃虚寒,当用止法。常用方如诃子丸、实脾固肠丸、桃花汤。

9.补

脾胃久虚,或脾胃病新愈,可用补法。常用白术散、四君子汤或香砂六君子汤。

除此九法外,呕血用龙肝膏。凡胃津干枯无食欲者,用生内金、生麦芽、生稻芽,以生发其胃气,则自思饮食。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