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护理治疗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手机上网成瘾要看精神科
2015-12-22阅读:9175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就目前来看,不使用手机上网,你就out了,然而,有些人不仅常用手机上网,还产生了严重的依赖。一些新加坡医生指出,应当将上网成瘾视为精神疾病。……

新加坡有家板桥医院,专门收治精神疾病患者。新加坡人常开玩笑说:“送去板桥好啦”。如今,需要来这里寻求帮助的,除传统意义上的精神疾病患者外,还多出一个特殊的群体,就是使用智能手机上网成瘾的人们。

使用智能手机上网、与朋友交流,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生活习惯,甚至有人对其出现严重依赖的情况。美国大众医学杂志《今日心理学》网站曾刊文指出,在美国,拥有智能手机的人数占美国总人口的56%。智能手机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餐桌上,人们各自低头用手机上网、查阅信息;电影院里,欣赏精彩表演时也不忘上网,这些都已属平常。更有甚者,在与爱人云雨尽欢时,仍不忘关注手机,这种行为在年龄介于18~34岁之间的成人中,比例竟高达20%。人们已经形成这样一种心态——手机必须分秒在身边。一个新词从这一现象中诞生:nomophobia——没有手机时的恐惧感(特指人们一旦发现手机不在身边而出现的焦躁情绪)。

新加坡的情况可能比美国更严重。内尔森公司2013年9月报道称,新加坡智能手机的“渗透率”高达87%,远远超过众多欧美发达国家。新加坡早已是世界上最为“互联”的国家,其宽带渗透率为105%。如今,它又成为全球智能手机拥有比例最高的国家。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让人们能24小时不间断地上网,加重了网络成瘾的情况。

新加坡心理卫生学院国立成瘾治疗服务处,已经将网络游戏成瘾列为一个类目,为受其困扰的年轻人提供咨询。在心理卫生学院给出的疾病性“成瘾”的定义里,明确指出:一个人既可以对具体的物质,如药物、酒精等成瘾,也可以对特定的活动,如赌博、上网等成瘾。一些新加坡医生更是明确指出,应当将上网成瘾视为精神疾病。但新加坡目前并未将网络成瘾列入最新一期的《精神疾病手册》,只是被收入附录的精神失调项目,需要进一步研究。

为了抵制手机成瘾,2013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一群本科生在校内发起了名为“把手机调到朋友模式”的活动,鼓励学生们在和朋友、恋人一起时放下手机。新加坡也计划在今年年中对学前儿童的父母开展“网络健康”教育,教导父母别过早让孩子接触数码产品。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