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护理治疗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鼻瓣区狭窄的射频消融治疗
2015-12-24阅读:10106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鼻塞是鼻部疾病的常见症状,临床往往重点关注是否存在固有鼻腔阻塞性疾病,而常常忽略可能存在鼻瓣区狭窄,以至于鼻腔手术后仍然达不到理想的通气效果。……

1.1临床资料。2004年6月~2005年7月我科共诊治鼻瓣区狭窄患者58例。男36例,女22例;年龄20~69岁,平均44.5岁。病史均在2年以上,药物治疗无效。以鼻塞为主要症状,部分伴有胸闷、憋气。其中15例曾行鼻中隔矫正术,9例曾行鼻窦炎手术,但术后仍遗留不同程度的鼻塞。前鼻镜及鼻内镜检查:鼻阈顶外壁内突12例,鼻小柱后下部肥大11例,鼻底前份软组织阜状膨凸24例,下鼻甲前端肥大11例。所有病例均以抬高鼻尖试验阳性和Cottle征阳性而诊断。本组病例除外因下鼻甲后端及游离缘肥厚、鼻中隔偏曲、鼻窦炎及其他鼻腔原因(骨性或软骨性狭窄)所致鼻塞。

1.2治疗方法。局部麻醉0°鼻内镜下于鼻阈顶外壁内突部,鼻小柱后下肥大处,下鼻甲前端及鼻底前份软组织阜状膨凸处选择1~2点进针,功率8 W,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术中见被消融组织体积逐渐缩小、变白,鼻瓣区面积扩大,患者当时即感觉鼻腔通气改善。术中仅有少许或无出血。术后局部涂以0.5 %金霉素眼膏。术后第2天患者可出现鼻塞并有清涕,检查术区局部肿胀并有胶冻样渗出。术后3~5天渗出物逐渐脱落,清涕减少,肿胀消退,鼻塞减轻。2周左右渗出物脱落干净。4周后鼻瓣区面积趋于稳定,症状完全消失。

1.3疗效评判标准。所有病例术后随访1年以上。术前及术后1年采用10 cm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价患者主观鼻塞感觉。采用Stata统计软件行t 检验。所有病例经射频消融治疗后,鼻塞症状消失,无不良反应发生。VAS评分由术前8.33±0.12降至术后2.15±0.64,P <0.01,有显著性差异。

鼻瓣区是鼻腔最狭窄部位。传统意义上指鼻腔与软骨部相互连接和过渡区域。其上外侧为上侧鼻软骨下缘,内侧系鼻中隔前下端(鼻小柱后侧),下方为梨状孔底及下鼻甲前端。鼻瓣区狭窄的诊断并不困难,用手抬高患者鼻尖或向侧方牵拉鼻翼,患者鼻塞症状缓解即可诊断。关键是要提高对该区域的认识和重视。以往,对鼻瓣区狭窄多注意鼻阈顶外壁、鼻小柱后下部及下鼻甲前端等处,对鼻底软组织阜状膨凸则较少关注。但在我们的病例中,此种异常则更为多见(24/58)。鼻瓣区狭窄的传统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手术扩大鼻瓣区横截面积来达到治疗目的。对鼻阈顶外壁突出者,有因手术切除过多,出现吸气时鼻背塌陷的情况,且与鼻小柱后下部肥大一样手术操作复杂。射频消融技术通过表层下有效的组织减容扩大鼻瓣区横截面积,解除鼻瓣区狭窄,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由于相对低温,可避免激光、微波等治疗的副损伤。射频消融技术对阻塞性疾病的良好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已得到广泛认可。本组病例主要针对软组织异常所致鼻瓣区狭窄患者,对于因鼻外侧软骨或鼻中隔前下端骨性偏曲所致鼻瓣区狭窄者,我们仍然主张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来解决。为了防止瘢痕狭窄或软骨液化,我们的经验是对同时多部位狭窄者,采用间断消融和分期消融的办法,并根据情况,控制进针深度,缩短单次进针消融时间,减小消融半径。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