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常识 >> 日常养生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慢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危害
2017-10-21阅读:9777 学员编辑 收藏

文章目录

一、慢性中耳炎的危害
二、中耳炎如何预防
三、中耳炎如何护理

慢性中耳炎的危害

1、慢性中耳炎的危害

危害1、若化脓性中耳炎不及时治疗的话,人体会出现发热、怕冷、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等全身性中毒反应,耳痛尤其剧烈。如果是小儿,往往会使患儿从睡梦中痛醒、哭闹不安,当咳嗽、喷嚏、吞咽时,疼痛还会加重。慢性中耳炎的危害

危害2、中耳炎也能导致癌症发生,变成中耳癌。中耳癌临床上所表现的症状有持续性耳痛,耳鸣,重听,剧烈时放射到面部,颞部或乳突部,流出恶臭水样血性分泌物,耳内有菜花样新生组织。这往往是因为中耳炎患者并发胆脂瘤或乳突炎后也没有及时的进行治疗,久而久之就恶化成癌了。

危害3、由于鼓室相隔头颅很近,所以若不及时治疗中耳炎的话很有可能并发如脑膜炎、脑脓肿、血栓性静脉炎等严重病症造成生命威胁,尤其是那些严重高热、呼吸衰竭的病人必须紧急处理,不然很有可能死亡。

危害4、面瘫,面神经距中耳腔很近,若损伤它,就会引起口眼歪斜。

危害5、迷路炎,如果炎症向内侵犯,进入内耳会引起迷路炎,导致眩晕和恶心、呕吐等。

2、慢性中耳炎的病因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不及时或用药不当,身体抵抗力差,致病菌毒力过强,是急性中耳炎迁延为慢性的主要原因。鼻腔、鼻窦、咽部存在慢性病灶也为导致中耳炎反复发作向慢性发展的另一原因。

常见致病菌多为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3、慢性中耳炎怎么检查

鼓膜检查

鼓膜穿孔大都位于鼓膜紧张部,大小不等,可分为中央性和边缘性,从穿孔处可看到鼓室内黏膜充血,肿胀增厚或有肉芽和息肉。

听力学检查

传导性或混合性耳聋,程度轻重不一,少数可为重度感音性听力损失。

颞骨高分辨率CT扫描

单纯型炎症主要局限在鼓室黏膜,乳突多为气化型。骨疡型黏膜增厚或有肉芽生长,乳突多为板障型或硬化型。胆脂瘤型可出现骨质破坏。慢性中耳炎的危害

中耳炎如何预防

1、游泳洗澡注意防止感染

游泳时应该做好防护措施,游泳时擤鼻不当,或潜水、仰游时的方法不好,都可使水从鼻腔侵入中耳。初学跳水如果没有掌握好头部姿势,使耳对着水面跳下,可压破鼓膜。因此游泳时须注意正确的姿势,防止鼓膜破裂和中耳发炎,洗澡时也同样要注意。

2、预防感冒积极锻炼身体

感冒等上呼吸道疾病,是诱发中耳炎的一大病因,生活中要积极锻炼身体、预防感冒。

3、尽量避免噪音环境

随着数码产品的日新月异,随身听、MP3、MP4、IOD等产品接踵而至,我们应接不暇的同时,耳机也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公交车上、地铁上,插上耳机、投身音乐的海洋,成为人们最好的闲暇时光,然而貌似美好的时光,却成为中耳炎的一大隐患,尤其外界声音很大的时候,人们习惯性把耳机音量调得很大,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和中耳炎不期而遇。要想预防中耳炎,就要远离耳机,让耳朵清静。慢性中耳炎的危害

中耳炎如何护理

1、有感冒发生,尤其是有鼻塞时,切勿轻视,要及早治疗,以免加重中耳炎病情。

2、经治疗过的中耳炎病人,仍要接受定期检查,有无再发现象,了解听力改善程度,并接受指导如何且何时作中耳充气治疗。

3、中耳炎病人要尽量用鼻子呼吸,睡觉侧躺时将病耳朝下,擤鼻涕时不可过猛,并且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鼻道耳咽管畅通,维持中耳的排泄与通气功能。

4、养成正确的医疗习惯,遵照耳鼻喉科专科医师的指导与治疗绝不可自作主张,认为症状减除而自行停药,中止治疗,以致病情转为慢性或产生副作用。

5、在慢性中耳炎有耳膜穿孔者,特别要防止不洁的水经外耳道进入中耳,造成发炎的加重,必要时可用耳塞塞住耳道来预防,若水进入耳朵时,可用吹风机吹干,或侧跳使水份流出,避免挖耳朵使其再受伤害。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