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护理治疗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制造谣言拯救不了医生
2015-12-24阅读:9371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破解医患矛盾,不能光靠消极抱怨。如果医生只是抱怨社会不公、法律不公、患者素质太低,那么医患关系就会变成一个死结。事实上,解决医患信任危机,需要医者先行,主动作为,消除患者误解和成见。……

破解医患矛盾,不能光靠消极抱怨。化解医患信任危机,需要医者先行,主动作为,消除患者误解和成见

最近,“医生异地救人被判非法行医”事件查明,河南医务人员尚某已接受治安处罚。此前,他发网帖称:北医三院医师李芊在火车上帮助产妇生下孩子,但因为孩子有羊水吸入性肺炎,李芊被患者诉至南京市雨花台法院,赔偿将近1.5万元。经查实,南京法院无此案,北医三院无此人,救人的医生被判非法行医是假新闻,此网帖纯属凭空捏造。

这则谣言既无事实依据,在法律上也站不住脚。根据《刑法》第336条的规定,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从事医疗活动、情节严重的行为。从法律上看,医生紧急救人并不是构成非法行医罪的要件。

一则谣言,将医生置于尴尬的道德困境,令人感慨。究其动机,谣言编造者认为,有关法律条文对医护人员的保护不够充分,为发泄不满,吸引眼球,凭空捏造虚假帖文。其实,制造谣言拯救不了医生,期望用医生的悲情来赢得社会同情,结果适得其反,弄巧成拙。特别是尚某的帖子呼吁:“以后出了医院的大门,我们就不再是医生了。大街上血流成河,也与我们无关了。这个责任我们承担不了。” 这样的发声,于情于理于法都说不通。置患者的生命于不顾,放弃了医生的职业操守,让人感觉是白衣天使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如何唤起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不可否认,当前医患关系紧张,暴力伤医事件频发,还有“八毛门”等事件抹黑医生形象。医生的职业荣誉感受损,优秀学生不愿报考医学院校,甚至连医生都不愿让自己的子女从医。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医生群体难免出现一些抱怨情绪。

但是,破解医患矛盾,不能光靠消极抱怨。如果医生只是抱怨社会不公、法律不公、患者素质太低,那么医患关系就会变成一个死结。事实上,解决医患信任危机,需要医者先行,主动作为,消除患者误解和成见。

医生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主力军。被誉为“药王”的唐代名医孙思邈说:“凡大医治病,必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见彼苦恼,若已有之,深心凄怆,勿避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如果医生尽心尽力对待患者,患者岂能无动于衷?在南京鼓楼医院,年近七旬的孔令健在手术麻醉前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上面按着鲜红的手指印:“这次我重病,医生愿意放下自己的声誉,承担高风险为我手术,我已经非常感激。所以万一我手术失败了,请党委领导将我这封信转给我的老伴、孩子,告诉他们不要悲伤,更不要因为我的事情和医院闹任何的不愉快……”人心都是肉长的,关爱和尊重是双向的,患者信任来自医者仁心。如果医患双方都能坦诚相待,互敬互谅,良好的医患关系何愁建立不起来?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减少误解,增加互信,不断优化医生执业环境,让我们的社会充满正能量,让医生心情舒畅地治病救人。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