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护理治疗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高血压不可怕!中医疏肝扶脾
2015-12-24阅读:9588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本病依其临床表现当属中医“眩晕”、“头痛”范畴。肝郁化火上扰,脾虚酿痰阻窍,进而痰瘀互阻壅络,是本病发生的关键所在。治疗当抑肝扶脾,祛瘀化浊,通络开窍。……

中医精彩推荐岭南中医无痛蜂疗法(图)专家:中医干预亚健康网友刮痧排毒四天搞定荨麻疹辨状论质话中药

本病依其临床表现当属中医“眩晕”、“头痛”范畴。肝郁化火上扰,脾虚酿痰阻窍,进而痰瘀互阻壅络,是本病发生的关键所在。治疗当抑肝扶脾,祛瘀化浊,通络开窍。

方选:疏肝郁、泻肝火、健脾胃、通窍络、化瘀浊的龙胆泻肝汤合张氏镇肝熄风汤加黄芪、茯苓、菊花,减木通、生地治之。方中,龙胆草,泻足厥阴肝经之热,与健脾化痰之要药黄芪相伍,二者共为君药。柴胡、黄芩、栀子疏肝解郁而清三焦之火,并导热从小便而出,与茯苓、泽泻为伍,可加大清肝扶脾之力,五药相合共为臣药。白芍、生龙骨、生牡蛎、牛膝有平肝潜阳、柔肝降逆、引血下行的作用,与行气化瘀、清头明目之川芎、菊花为伍共为佐药。当归、炙甘草有养血活血、通经活络的作用,且能制约上药苦寒伤阳滞脾之性,调和诸药,共为使药。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药物治疗外,心理调适必不可少。中医学认为,肝藏魂,脾藏意,而主思。然思主于脾而发于心。即肝脾在心神的主持下,调节着精神、情志的变化。而精神、情志的变化对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尤为重要。

小编推荐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医频道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