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食疗养生 >> 感冒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流鼻水,喉咙疼
2016-11-20阅读:10365 学员编辑 收藏

流鼻水喉咙疼怎么办

1、热水泡脚

每晚用较热的水(温度以热到不能忍受为止)泡脚15分钟,要注意泡脚时水量要没过脚面,泡后双脚要发红,才可预防感冒。

2、生吃大葱

生吃大葱时,可将油烧热浇在切细的葱丝上,再与豆腐等凉拌吃,不仅可口,而且可以预防感冒。

3、盐水漱口

每日早晚、餐后用淡盐水漱口,以清除口腔病菌。在流感流行的时候更应注意盐水漱口,此时,仰头含漱使盐水充分冲洗咽部效果更佳。

流鼻水喉咙疼怎么办

4、冷水浴面

每天洗脸时要用冷水,用手掬一捧水洗鼻孔,即用鼻孔轻轻吸入少许水(注意勿吸入过深以免呛着)再擤出,反复多次。

5、按摩鼻沟

两手对搓,掌心热后按摩迎香穴(位于鼻沟内、横平鼻外缘中点)十余次,可以预防感冒及在感冒后减轻鼻塞症状。

鼻塞喉咙疼的原因

1、患了声带息肉(小结)可引发咽喉不适

咽喉干燥不适、发痒、异物感等,发声困难、嘶哑为常见症状声带息肉的危害:声带息肉可导致声音嘶哑,如果息肉过大堵塞喉腔,还可引起患者窒息。最为可怕的是声带息肉的致命杀伤力在于突发癌变,而在癌变中或癌变后,许多声带息肉患者没有不适的感觉,不知不觉发展下去,到了发现时几乎都是晚期的,这也是声带息肉最可怕的特点。

2、患了慢性咽炎可引发咽喉不适

咽喉疼痛、干痒、有异物感、稀痰、轻咳是慢性咽炎的典型症状慢性咽炎的危害:慢性咽炎引起的咽喉不适不但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还会引起:急性鼻炎、鼻窦炎,急性中耳炎、急性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及肺炎等并发症。若致病菌及毒素侵入血液循环,则可引起全身并发症,如急性肾炎、脓毒血症、风湿病等,对身体危害极大。

3、患了咽喉炎可引发咽喉不适

咽喉部干痒、疼痛,吞咽痛苦,异物感强为常见症状咽喉炎的危害:咽喉炎若是拖延不治或是久治不愈,极易引发一些列的并发症,若是向上感染可导致急性鼻炎、鼻窦炎,急性中耳炎。若是向下感染可引起急性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及肺炎。病症严重可致病菌及毒素侵入血液循环,则可引起全身并发症,如急性肾炎、脓毒血症、风湿病、肺炎、食道癌、咽喉癌。因此,发现症状,一定要及时治疗,切勿忽视。

鼻塞嗓子疼食疗方法

1、百合款冬花饮

用料:百合30~60克、款冬花10~15克、冰糖适量。

制法服法:将上料同置砂锅中煮成糖水。饮水食百合,宜晚饭后睡前食用。

功效主治:百合润肺止咳。款冬花辛温,有润肺下气,止咳化痰作用。本品提取液可使支气管略扩张,对组织胺引起的痉挛,有解痉作用。因此具有止咳,祛痰平喘作用。两药合用有润肺止咳、下气化痰之功效。

2、姜汁冲蜜糖

配方:姜汁半匙,蜜糖一匙。温开水冲服。一日二次,早晚食用。

姜汁冲蜜糖,具有和胃润肺、消痰止咳、祛寒功效。民间常用来治疗老人慢性咳嗽,或燥咳寒咳等。关于姜与蜜糖配伍治疗咳嗽,《本草纲目》有“久咳,可用生姜与蜜煮食”的记载。生姜,性味辛温,入肺、脾、胃三经,具有发表散寒、温中止呕、消痰行水及解毒等作用。

《本草便读》说:生姜“蜜炙则润以兼疏,散肺部风痰之咳嗽,姜汁豁痰通络”。蜜糖性味甘平,为蜜蜂采百花之精英酿成,是补虚润肺、滋养强身之医食兼优佳品。

《本草纲目》说:它“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甘而和平,故能解毒,柔而濡泽,故能润燥”。姜汁得蜜糖之滋润,不虑其辛温伤肺,蜜糖得姜汁以调中畅胃、消痰下食,不虑其气壅腻滞,相得益彰。但咳嗽而兼泄泻者不宜。

3、川贝母蒸梨

用料:雪梨或鸭梨一个,川贝母6克,冰糖20克。

制法服法:将梨于柄部切开,挖空去核,将川贝母研成粉未后。装入雪梨内,用牙签将柄部复原固定。放大碗中加入冰糖,加少量水,隔水蒸半小时。将蒸透的梨和其中的川贝母一起食入。

功效主治:贝母为化痰止咳良药,与雪梨、冰糖并用,则起化痰止咳,润肺养阴功效。治疗久咳不愈,痰多,咽干,气短乏力。

上一篇:鼻塞喉咙痛,鼻塞 下一篇:中暑,流鼻涕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