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预防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如何才能远离封闭恐惧症
2015-12-24阅读:10274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很多人害怕乘地铁,很多人害怕乘坐电梯,电梯和地铁都不属于洪水猛兽,那么他们为什么害怕这些东西呢?其实他们是患了封闭恐惧症,又叫幽闭恐惧症。……

很多人害怕乘地铁,很多人害怕乘坐电梯,电梯和地铁都不属于洪水猛兽,那么他们为什么害怕这些东西呢?其实他们是患了封闭恐惧症,又叫幽闭恐惧症。


幽闭恐惧症(claustrophobia),其属于恐惧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幽闭恐惧症是对封闭空间的一种焦虑症。幽闭恐惧症患者在某些情况下,例如电梯、车箱或机舱内,可能发生恐慌症状,或者害怕会发生恐慌症状。

反过来说,容易恐慌症发作的人,通常也会产生幽闭恐惧症。倘若在封闭的空间当中产生恐谎,他们会因为无法逃离这样的情况而感到恐惧。幽闭恐惧症患者可能会在室内场馆、戏院或电梯中感到呼吸困难。像其他许多病症一样,幽闭恐惧症可能肇因于孩提时期的创伤。治疗幽闭恐惧症和治疗其他焦虑症类似,可以采取一些解释性的心理疗法,或采用一些抗焦虑的药物加以治疗。

幽闭恐惧症被普遍的认为是广场恐惧症的反例,不过这样的论点是过分简化的结果:幽闭恐惧症患者会害怕待在群众当中,而这也是广场恐惧症的特征之一。所以在充满群众的市政广场的中,可能同时引发幽闭恐惧症和广场恐惧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工作学习日益紧张,相信近年来患恐惧症,特别是患社会交往恐惧症的人越来越多,值得注意。

封闭恐惧症为何

假如深夜里你只身一人呆在荒郊的小屋内,而你又暂时出不去,你就会本能地产生恐惧,即使你知道什么事情都不会发生。这种恐惧感是人天生的对不利环境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只有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才能认定为疾病。封闭恐惧症,是焦虑和恐惧。惊恐发作时,病人会感到极度焦虑、心慌,甚至觉得自己快要死掉。患者一旦身处于恐惧情境之中,几乎无法避免地会出现强烈的焦虑反应,诸如心悸、冒汗、发抖、浑身麻木、寒颤、潮红、窒息感、呼吸急促、恶心、眩晕、腹部不适都是常见的症状,有些人甚至会晕倒。

女大学生李某,有一次乘电梯到办公室,恰巧这时停电了。顿时觉得浑身喘不过气,眼前一黑就昏了过去,幸好当时有别人在场。然而李某再也不敢乘电梯了。

地铁司机张某,由于为弟弟操办喜事,过度劳累。上班时,突然觉得隧道随时可能坍塌,自己面临严重危险,最后连地铁车站也不敢接近了。

电梯和地铁并不是洪水猛兽,只是都市里再常见不过的工具,然而,他们是怎么啦?是什么使他们望而却步、想要逃离?

是的,他们有心理疾病;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幽闭恐惧症。

假如深夜里你只身一人呆在荒郊的小屋内,而你又暂时出不去,你就会本能地产生恐惧,即使你知道什么事情都不会发生。这种恐惧感是人天生的对不利环境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只有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才能认定为疾病。

精神医学界权威的第四版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指出,恐惧症是指患者强烈的、持续的恐惧某事物或情境。接近该事物,患者就会迅速焦虑,甚至出现类似恐慌发作的症状。有时候,仅仅只是“想到”,患者就会出现预期性的焦虑。这种恐惧行为明显是不合理的,患者也知道自己的恐惧是没道理的,但就是改变不了。患者会因此感到强烈的痛苦,连工作、学业与生活都会受到影响。简单地说,恐惧症可以分为场所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和特定恐惧症。

幽闭恐惧症,是焦虑和恐惧。惊恐发作时,病人会感到极度焦虑、心慌,甚至觉得自己快要死掉。患者一旦身处于恐惧情境之中,几乎无法避免地会出现强烈的焦虑反应,诸如心悸、冒汗、发抖、浑身麻木、寒颤、潮红、窒息感、呼吸急促、恶心、眩晕、腹部不适都是常见的症状,有些人甚至会晕倒。

幽闭恐惧症本身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影响不大,多数患者不了解这是一种病,误认为是自己过分脆弱,不能面对现实,故无需治疗。此外,一些男士自以为是强者而羞于求医。因而只有23%的患者接受治疗。

专家指出,只要接受适当治疗,无论病程多长、病情多重,85%~95%的患者都可以得到明显改善。

你有幽闭恐惧症吗?

不管你是否承认自己胆小、有心理疾病,不管你是否将恐惧深藏在心底却在人前装作若无其事,你不妨为自己把把脉,看看自己是否符合以下条件,是否你也是一个幽闭恐惧症患者呢?

1.当进入某一特殊环境(如:商店、剧场、电梯、公共汽车、火车、黑暗等)时,我就会不自主产生恐惧感。

2.我总担心会发作某种病症、失去控制、昏倒,而又无法逃离现场。

3.一旦处在恐惧环境之中,我就害怕出事,不自主地想逃避,如若不能实现,就会心慌心跳、呼吸气促、出冷汗、头脑混乱、手足发抖、肌肉抽动,甚至昏厥。一离开恐惧环境,就自行恢复正常。

除了简单的自我诊断,你还可以求医问诊。在医学诊断上,幽闭恐惧症一般包含下列几个诊断法则:

1.一旦处于恐惧情境之中,几乎必然能引发立即性的焦虑反应。

2.患者能理解自己的恐惧是过度而不合理的。

3.患者会逃避该情境,或强忍痛苦与焦虑来面对。

4.这些逃避行为、预期性焦虑、身处其间时的痛苦,已经严重到干扰患者的常规生活、职业功能、社交活动。

5.患者若未满十八岁,有症状的时期须至少六个月。

6.这些问题不能以其他的精神疾病做更好的解释。

恐惧来自什么?

诊断完了之后,你的结论是什么呢?是舒了一口气——原来自己的胆小还没有达到成病的地步;还是大惊失色——我居然是一个幽闭恐惧症患者?!

如果是后者,你可能会百思不得其解:好好的一个我为什么会得这种病呢?

想知道你的恐惧来自何处吗?

幽闭恐惧症的成因是复杂的,可能是某一具体的原因也可能有不止一种原因,目前对此尚无权威解释。不过其可能的成因包括社会心理因素、遗传及性格因素和生物学因素等。比如过分的严厉或教条化的教育,过分粗暴或压抑的环境,会使人的心理成长单一化或是正常心理发育受到扭曲,难于对客观事物做出正确判断,这些就是社会心理因素;遗传及性格因素则是指遗传性的性格脆弱,有些人天生紧张而显神经质,他们最易产生恐惧感,患此病后偏于高度内向、固执、敏感多疑、心胸狭窄,常表现为胆小、怕事、害羞及依赖性强。

当有可能导致幽闭恐惧症的各种因素互相冲击,患者自身又无法解决承受的精神压力,精神压力超过其自身的承受能力时,就会导致发病。

幽闭恐惧症可以治疗

如果你是一个幽闭恐惧症患者,不要害怕,医学上自有解决之法。

幽闭恐惧症的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需建立在患者与医生两方面的协作上。

认识疗法医生首先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分析恐惧对象。要帮助其挖掘“怕”的根源,认识“怕”的内容,计算“怕”的程度,衡量“怕”的机率。

比如女大学生李某,经过分析,其病因是儿时被困在土井中的恐惧经历。儿时与同伴捉迷藏时曾失足堕入一个狭小的土井之中,被困达一个小时之久。因害怕被责备,没敢告诉父母,十几年过去了,随着时间的消逝,此事虽已淡忘,但在心灵深处却烙上了深深的印迹。一上电梯心中就会忐忑不安,终因停电事故,儿时被困的情境重现,一种不可言状的恐惧突然袭来,因而发病。

患者认识到了自己的病因,才能正确评价自身在环境中的位置,树立战胜恐惧的坚强信心。

系统脱敏法是目前治疗幽闭恐惧症最安全而有效的行为治疗方法。由医生设定“阶梯”性恐惧值,并让患者循序渐进地暴露于引起恐惧的事物之前或场所中,令患者的感官逐步接受刺激,使之对刺激的恐惧程度逐渐降低,最终达到症状完全消失。这种方法较为缓和,容易为患者接受。缺点是治疗时间长,效果产生慢。

比如地铁司机张某:可以把病人的恐惧程度进行分级。没有焦虑为0分,驾驶地铁列车在隧道里运行时最恐惧、最焦虑的时刻为100分。然后将其分成几个等级,每一级代表不同程度的焦虑。首先,由医生带着患者从较低的等级开始训练,如走进地铁站,如何克服恐惧和焦虑;然后是走近驾驶室、进入驾驶室、启动地铁列车、地铁进入隧道等,一步一步地引导患者克服恐惧。对于病情严重的病人,可配合使用一些抗焦虑的药物。

满灌法是目前治疗幽闭恐惧症最好的心理疗法。这是一种骤进型的行为治疗方法。此法是在一定心理辅导的基础上,将患者骤然置于恐惧事物之前或场所之中,采用想象的方式,或把患者直接带入他最害怕的情境。鼓励患者想象最使他恐惧的场面;或者心理医生在旁边反复地、甚至不厌其烦地讲述他最感恐惧情境中的细节;或者使用录像、幻灯片放映最使患者恐惧的情景,以加深患者的焦虑程度,同时不允许患者采取闭眼睛、哭喊、堵耳朵等逃避行为。

在反复的恐惧刺激下,即使患者因焦虑紧张而出现心跳加快、呼吸困难、面色发白、四肢发冷等植物性神经系统反应,患者最担心的可怕灾难却并没有发生,这样焦虑反应也就相应地消退了,恐惧症状自然也就慢慢消除了。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病情治愈速度快。缺点是患者必须有一定的身体条件,否则会令患者过度恐惧而出现昏厥。因此,在进行满灌法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抢救知识,配备一定的抢救设备。

所以,幽闭恐惧症患者或有幽闭恐惧倾向的人们,不要恐惧、害怕,勇敢地接受恐惧的挑战,面对现实,接受科学的治疗,终有一天,你又会找到久违的自信与豁达,与阳光为伍,和你的家人快快乐乐地过好每一天。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