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食疗养生 >> 食材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牛蛙的吃法,哪些人不能吃牛蛙,牛蛙食用处理方法,牛蛙的食用禁
2016-10-03阅读:9175 学员编辑 收藏
一、牛蛙的简介
二、牛蛙的食用处理方法
三、牛蛙的吃法(做法)大全
四、哪些人不能吃牛蛙、牛蛙的注意事项
1. 哪些人不能吃牛蛙
2. 牛蛙的适用人群
3. 牛蛙的食用禁忌

牛蛙的简介

1、简介

蛙科(Ranidae,即赤蛙科)动物,学名Ranacatesbeiana。独居的水栖蛙,因其叫声大且宏亮酷似牛叫而得名,故名牛蛙,为北美最大的蛙类。牛蛙的营养价值非常丰富,味道鲜美。每100克蛙肉中含蛋白质19.9克,脂肪0.3克,是一种高蛋白质、低脂肪、低胆固醇营养食品,备受人们的喜爱。

2、图片

牛蛙的吃法_哪些人不能吃牛蛙

牛蛙的吃法_哪些人不能吃牛蛙

牛蛙的吃法_哪些人不能吃牛蛙

牛蛙的吃法_哪些人不能吃牛蛙

牛蛙的食用处理方法

牛蛙一般让卖家帮忙杀,喜欢吃皮的可以不去皮。牛蛙提前用盐、白胡椒粉和高度白酒腌一下,起到杀菌和去腥的作用。

牛蛙的吃法(做法)大全

1、牛蛙煲的做法

材料:牛蛙两只(毛重约500g)、洋葱半个、香菜一小把、小红辣椒、杭椒、大蒜、姜、葱、麻椒(或者花椒)。

做法:牛蛙让摊主清理干净,洗净切小块。洋葱切小块,香菜切段。2、小红辣椒和杭椒切成圈,大蒜和姜去皮切成小块、葱洗净切段。锅子烧热后,放油,小火爆香麻椒后捞出扔掉。倒入青红椒圈、大蒜和姜,转中火煸香。倒入洋葱丁,反复煸炒出香味。倒入牛蛙,反复煸炒两分钟。加入一汤匙料酒。加入一汤匙半老抽、蚕豆大小体积的白糖和一点点盐,翻炒均匀。盖上盖子,转小火焖5分钟。(我这里用的珐琅锅,锁水功能好,所以不需要加水。如果用普通锅子,这步要稍微加点水焖)。打开盖子,撒入香菜,炒匀出锅。

2、水煮牛蛙的做法

材料:牛蛙350克、生菜(团叶)150克、大葱10克、大蒜(白皮)10克、姜5克、辣椒(红、尖、干)5克、料酒15克、盐4克、酱油15克、鸡精2克。

做法:把牛蛙放热油锅内煸炒至玉白色盛出继续放油,然后放葱、蒜头、尖红辣椒、香辣粉炒出香味加一大碗水,再放入煸好的牛蛙,依次放料酒、盐、酱油、白糖,等快好的时候放入生菜叶加点鸡精即可出锅。

3、蒜香牛蛙的做法

材料:牛蛙、料酒、胡椒粉、盐、干淀粉、大蒜、葱段、树椒、花椒、熟芝麻。

做法:只取大腿的肉,用料酒、胡椒粉、盐腌制十分钟后拌上干淀粉;锅里烧油,把蛙肉放里面炸一下;炸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太长蛙肉就不嫩了;准备了一些大蒜和葱段;大蒜放入油锅炸香。牛蛙放入锅中,大火炒,最好多放些树椒和花椒。

哪些人不能吃牛蛙、牛蛙的注意事项

1、哪些人不能吃牛蛙

无禁忌人群。

2、牛蛙的适用人群

一般人皆可食用。胃弱或胃酸过多的患者最宜吃蛙肉。

3、牛蛙的食用禁忌

一定要选购活的牛蛙。因为牛蛙一旦死亡,其体内带有的病菌会大量繁殖。而且,牛蛙死亡后蛋白质会快速分解,不但营养价值降低,还会产生吲哚、硫化物、硫醇、醛类和酮类等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购买后要及时处理,及时烹饪加工。一定要烧熟煮透,千万不要贪图嫩而生食或短时间爆炒。加工时注意卫生,接触的盛器、刀、砧板、抹布和手等不要跟熟食或生吃食品接触,以防交叉污染。

本文介绍了什么是牛蛙及牛蛙的营养价值还有具体的家常做法,相信让不少朋友更深入了解了这个很多人喜欢吃的食材的特点。说到蛙类,大部分人都不会区分牛蛙和田鸡,其实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叫声不一样,牛蛙的叫声似牛比田鸡个头大,而田鸡的叫声似狗。当然还有背部皮肤花纹的区别。牛蛙能做出很多种口味的菜肴,水煮、蒜香、红烧、干锅,只要你能想得出来的烹饪方法都可以用牛蛙来做。所以,大家在家里可以自由选择。牛蛙能增强人的体质,增加人的精气神,喜欢吃的人根本是停不了口的。不过,由于牛蛙的生长环境问题,其本身很容易携带寄生虫,感染寄生虫后会发生各种不可预知的疾病。因此吃之前一定要清理干净并煮熟,不要过分追求肉质嫩鲜的感觉,身体健康最重要。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