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属
雉科
2、产地
山鸡主要分布、中亚、西伯利亚东南部、乌苏里流域、中国台湾等地、朝鲜、日本及北部湾。引种至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夏威夷及北美洲。
3、别名
凰
4、简介
山鸡(学名:Lophura swinhoii),又叫凰、雉鸡。性情活泼,善于奔走并善飞行,喜欢游走觅食,奔跑速度快,高飞能力不强,只能短距离低飞并且不能持久。食量小,食性杂,胃囊较小,容纳的食物也少,喜欢吃一点就走,转一圈回来再吃。
5、图片
山鸡肉的钙、磷、铁含量较一般高很多,并且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对贫血患者、体质虚弱的人是很好的食疗补品。野鸡肉还有健脾养胃、增进食欲、止泻的功效。野鸡肉有祛痰补脑的特殊作用,能治咳痰和预防老年痴呆症,是野味中的名贵之品。
山鸡肉质细嫩鲜美,野味浓,蛋白质含量是普通鸡肉、猪肉的2倍,脂肪含量仅为0.9%,基本不含胆固醇,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野味食品。也是历代的皇家贡品,乾隆皇帝食后赞叹不已,写下“名震塞北三千里,味压江南十二楼”的名句。山鸡送人是高档礼品,待客是珍稀野味,因此,每年春节前后市场上都掀起一股送野鸡的热潮。
不限
山鸡冠和肉髯是山鸡的第二性征,看山鸡冠和肉髯可分别公母。一般来说,公山鸡的冠基部肥厚,冠齿较深,颜色较黄,肉髯明显;母山鸡的冠基部薄而矮小,冠齿较浅,颜色微黄或苍白,肉髯不明显。
小山鸡出壳后4天,开始换新羽毛,如果此时胸部和肩尖已有新羽毛长出,就是母山鸡;没有新羽毛长出,就是公山鸡,公山鸡一般出壳后7天,胸部和肩尖才能见到新羽毛。也可根据翅、尾羽生长的快慢来鉴别。一般小母山鸡的翅、尾羽长得比小公山鸡快。此外,翼羽形状在小山鸡阶段公母也有区别。公山鸡翅膀长出的新羽毛为尖形,母山鸡的则为圆形;红羽品种小母山鸡的翅羽颜色浅,公山鸡较深。
山鸡+芹菜:一起吃会伤元气
山鸡+李子:一起吃会引起痢疾,可以用鸡屎白治疗
山鸡+菊花:一起吃会中毒
山鸡+红薯:同食会腹痛
山鸡+兔肉:腹泻
山鸡+芝麻:一起吃严重会导致死亡
山鸡+芥末:两者共食,恐助火热,无益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