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食疗养生 >> 食材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花生芽有毒吗,花生芽
2017-05-27阅读:9105 学员编辑 收藏
一、花生芽有毒吗
1. 花生芽是否有毒
2. 吃花生芽有什么好处
3. 怎样发制花生芽
二、花生芽怎么烹饪
三、吃花生芽有什么禁忌

花生芽有毒吗

1、花生芽是否有毒

花生发芽和发霉不同,并不会产生有毒物质。吃发芽花生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它有没有霉变。发芽与长霉都是在花生含水量较高的条件下产生的,虽然没有互为因果的关系,但发芽花生米感染黄曲霉素的机会还是有的。

2、吃花生芽有什么好处

2.1、天然抗癌良药

白藜芦醇是多酚类化合物,是一种生物性很强的天然多酚类物质,是肿瘤的化学预防剂,可降低血小板聚集,世界上已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开发白藜芦醇的原料和制剂。事实上,这个物质在发芽的花生中含量很高的,因此发芽的花生属于天然抗癌物。

花生芽有毒吗

2.2、降脂、护心、通血管

白藜芦醇具有抑制癌细胞、降血脂、防治心血管疾病、延缓衰老等作用,保健价值极高。

花生芽的白藜芦醇含量比花生要高100倍,比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含量高出几十甚至上百倍,人工发芽的花生苗每天吃,心血管每天清哦!

2.3、美白祛斑、皮肤好

发芽后的花生会发生两种化学变化:油脂被转化为热量,脂肪含量大大降低,害怕肥胖的人也可以放心食用;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有利于人体吸收。每天生吃发芽的花生,很快就能面色红润。

3、怎样发制花生芽

3.1、选种

应选当年产花生,在种子剥壳时将病粒、瘪粒、破粒剔除,留下粒大、籽粒饱满、色泽新鲜、表皮光滑、形状一致的种子。

3.2、浸种

花生种子在吸水量达自身重量40%以上时,才能开始萌动。浸种时间不宜过长,在20℃温水中,浸种12~20h。浸种完毕后,在清水中淘洗l~2次。

3.3、催芽

花生种仁在10℃时不能发芽,最适发芽温度为25~30℃,在3~4天后发芽率可达95%。催芽时用平底浅口塑料网眼容器或塑料苗盘,种子厚度不超过4cm,每天淋水2~3次,每次淋水要淋透、,以免种子过热发生烂种。

花生芽有毒吗

3.4、二次催芽

在第一次催芽2~3d后,将催好芽的种子进行一次挑选,去除未发芽的种子,将已发芽的种子进行二次催芽,适宜温度为20~25℃。每天淋水3~4次,务必使苗盘内种子浇透,以便带走呼吸热,保证花生发芽所需的水分和氧气,同时进行“倒盘”。盘内不能积水,以免烂种。6~7d后即可采收。

3.5、采收

发芽时胚根首先伸长突破种皮,同时胚轴也向上伸长、变粗。食用标准为:根长为0.l~1.5cm,乳白色,无须根。下胚轴象牙白色,长1.5cm左右,粗0.4~0.5cm。种皮未脱落,剥去种皮,可见乳白色略带浅棕色花斑纹的肥厚子叶,在正常情况下一般每1kg种子可产3kg的果芽。

花生芽怎么烹饪

1、肉丝炒花生芽

原料:猪肉或牛、羊肉150g,花生芽250g,食油25g,葱、姜、蒜末少许,料酒、醋、精盐、味精、香油适量。

做法:将肉切丝,花生芽洗净沥干,炒锅置火上,油烧至五六成热时,放入肉丝(用淀粉抓过)炒片刻,放入葱、姜、蒜、花生芽,再放入料酒、醋、精盐、味精,边炒边淋入少许香油即可。

2、干锅花生芽菜

原料:花生芽400g,五花肉50g,金华火腿50g。

做法:花生芽去根,红辣椒改刀切条、五花肉,金华火腿切丝,花生芽飞水待用。锅下猪油烧热,下五花肉、金华火腿煸炒至出香味,放入荆沙豆酱、干辣椒、小米椒,花生芽,然后依次放入精盐、鸡粉、味精、老抽、蚝油,待汤汁梢干后起锅即可。

吃花生芽有什么禁忌

痛风患者,胆囊切除者,胃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患者,想减肥的人,糖尿病患者,高脂蛋白血症患者不宜食用。

花生芽有毒吗

吃发芽花生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它有没有霉变。发芽与长霉都是在花生含水量较高的条件下产生的,虽然没有互为因果的关系,但发芽花生米感染黄曲霉素的机会还是有的。如果是因为放置太久而受潮导致的霉变发芽,那是绝对不可以吃的。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