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食疗养生 >> 润肺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肺结核遗传吗,肺结核
2016-12-30阅读:10134 学员编辑 收藏
一、肺结核遗传吗
二、肺结核病人如何护理
三、肺结核如何预防

肺结核遗传吗

1、肺结核遗传吗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呼吸系统慢性传染病,不属于遗传病。所以结核病不会遗传,只会传染。

肺结核遗传吗

怀孕以后,孕妇要供应体内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往往需要更多的营养和休息。曾患过肺结核的妇女,比正常健康孕妇更要注意饮食和休息。另外还应及时到医院接受检查,接受围产期中对孕妇的多种监护,在怀孕期间有什么不适的情况,要告诉医生,以便得到相应的治疗。患过肺结核的妇女孕期和分娩方式与其他孕妇应该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哺乳期的妇女是相当辛苦的,必须加强营养及注意休息。产后可以检查一下,了解结核病有什么变化,进行相应的处理,如发现活动性肺结核,应禁止哺乳,与新生儿隔离,以防感染新生儿。新生儿还需及时接种卡介苗,预防感染。

2、肺结核的传播途径

2.1、空气-呼吸道:这是结核病最主要的传染途径。病人大声讲话、咳嗽、打喷嚏,会释放出很多带结核杆菌的飞沫,若易感者吸入了这种飞沫,即可被感染。肺结核病人如果把痰吐在地上,痰液干燥后,结核杆菌与尘埃混在一起飞扬在空气中,被健康人吸入肺内也可引起传染。

肺结核遗传吗

2.2、食物传染:结核病人用的餐具、吃剩的食物上都可能污染了结核杆菌。与结核病人合用餐具或吃病人剩下的食物易食入结核杆菌,饮用未经消毒的牛奶或乳制品等也可感染牛型结核杆菌,接触病人用过的痰盂等物品后如不认真洗手也可能受到感染。

2.3、垂直传播:患有结核病的母亲在怀孕期间,其体内的结核杆菌可通过脐带血液进入胎儿体内,胎儿也可因咽下或吸入含有结核杆菌的羊水而感染,从而患上先天性结核病。

3、肺结核的如何治疗

3.1、偏方治疗

天冬、麦冬、生地、熟地、阿胶(化冲)、贝母、百部、甜杏仁各9克。水煎服,每日1剂,2次服完。 本方为著名中医印会河治疗肺结核的经验方,功能养阴润肺,适用于肺结核屑气阴两亏者。

3.2、化学药物治疗

化疗原则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和全程用药。

3.3、西医治疗

肺切除的手术原则是尽可能切除病灶及保留最大量的健肺组织。具体手术操作与治疗非结核性圌病变的手术无多大差别。

3.4、中药治疗

中医认为,本病外因即“痨虫”传染,是致病的条件,何氏肺痨方快速缓解症状,达到治疗的效果中医。

肺结核病人如何护理

1、肺结核活动期病人不宜去公共场所,外出时应戴口罩,咳嗽、打喷嚏应捂住口鼻,不能随地吐痰。

肺结核遗传吗

2、生活用品注意消毒,家庭内实行分餐制,碗、筷、毛巾、口罩给予煮沸消毒10—15分钟;书籍、棉被等可在阳光下曝晒或用紫外线灯消毒;如果不宜加热消毒又不宜日光照射消毒的,可用酒精消毒,亦可使用84消毒液或消洗灵浸泡消毒。

3、排菌病人应单独居住,每天定时开窗通气。

4、饮食宜多选用肉、蛋、禽、牛奶、豆制品等高蛋白食品,多吃新鲜蔬果,少吃高脂肪食品,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5、禁止吸烟和饮酒。

6、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加强自身的防护,避免受凉感冒。

肺结核如何预防

1、接种卡介苗

卡介苗是牛型结核菌在特种培养基中多代移种后,成对人体无害而能产生免疫力的活菌苗。为正确查明是否需要接种,一般均在接种前做结素试验,阴性反应者才接种。

2、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结核病患者咳嗽时应该以手帕掩口,最好将痰液吐在纸上然后烧掉,痰杯应浸入2%煤酚皂或1%甲醛溶液中,约两小时即可灭菌。结核菌对湿热的抵抗力最差,煮沸15分钟即可杀灭。

患者的衣服,手帕、被单等经煮沸后在洗涤。主要应该防止痰液污染,日常消毒采用70%的酒精最为有效,结核菌接触15-30秒后即被杀死。牛奶必须经过低温灭菌才可引用。

3、定期的肺部健康检查

定期的肺部健康检查可以发现早期病例,以便及时治疗,防止播散。健康检查应结合当地的结核病疫情1-2年进行一次。在农村还应根据个人病史、痰液检查情况及自觉体征等配合肺部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尽早治疗。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