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上要注意保持清淡。要多喝温开水,多给孩子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青菜、水果等。可取适量绿豆、苦瓜、薏米、大米等煮粥或汤,放凉后适量给患儿饮用。
尽可能少吃煎、炸类的油腻食品。
忌食刺激性食物,如酸、甜、辣、咸、热、硬等。尤其要注意不吃过热、过冷的食品,避免刺激口腔破溃部位引起疼痛。
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一般来说,共隔离2周时间,和手足口病的法定隔离时间是一样的,尤其是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最强的。
多通风(如定期打开门窗等),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保持室内温度与湿度适宜。
同一室内的人数不要太多,尽量避免吸烟,避免患儿继发感染。
除了生病的患儿不要串门外,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
注意观察患儿是否有新的症状、体征出现或原有症状、体征有无加重或恶化,重点留意有没有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危重信号出没。
应密切观测患儿的精神状态、有无肢体抖动、易惊、皮肤温度以及呼吸、心率、血压等,一旦出现危重信号,需及时就诊或复诊。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急性发热、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自限性疾病,患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或呼吸道传播,感染性较强,传播快,常呈散发或流行。
疱疹性咽峡炎具有传染性,患者应挂口腔科就诊治疗。
夏秋季为疱疹性咽峡炎高发季节,主要侵袭1-7岁儿童。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
常继发于急性鼻炎、肺炎、流行性感冒、疟疾、流行性脑膜炎,亦可单独发生,除咽部外,口腔粘膜亦可发生疱疹。
此病如单独发生,常无全身症状。咽部疼痛,影响吞咽。婴幼儿患病,常表现为进食时哭吵,不愿进食,颌下淋巴结肿大有压痛,有时伴有发热.检查咽部疱疹多发生。
这些并发症的出现可能会使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恶化,是不良的反应,要是由于我们的身体表现出一些症状就需要我们及时的采取措施,防止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还要尽量的做好护理的工作。
部分病儿疱疹性咽峡炎反复发作,影响患儿的日常生活,危害患儿的身体健康,因此一定要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