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保肝降酶药物(甘草甜素类、双环醇、水飞蓟类)、退黄药物(腺苷蛋氨酸、中药活血化瘀制剂如复方丹参注射液或盐酸川芎嗪)、促进 解毒功能(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药物。
免疫调节治疗主要用于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胸腺素α1、胸腺五肽)。
抗纤维化治疗的主要药物有复方鳖甲软肝片、扶正化瘀胶囊、和络舒肝片。
1、麦冬20g、党参30g、黄芪30g、苦参6g、甘草3g。要注意的是,此方对有发热炎症、舌苔厚腻、肝炎活动出现黄疸等情况,应该停用,或改方治疗。
2、虎杖15--30克,蚤休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苦味叶下珠15克,板蓝根15克,露蜂房5克,赤芍15克,丹参30克,生黄芪30克,制首乌 15克,巴戟天15克。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湿退黄之功效。
3、麦冬20g、党参30g、黄芪30g、苦参6g、甘草3g。要注意的是,此方对有发热炎症、舌苔厚腻、肝炎活动出现黄疸等情况,应该停用。或改方治疗。
4、辛箭草5g左右,泡水或者煎水,最好每天喝。不苦不臭的,没什么味道。
5、新肝方:马鞭草15克,枸杞子、泽泻、赤芍、白芍各9克,木香6克,龙胆草、生甘草各4.5克。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每2周复查肝功能 1次,连续观察至少4个月。在服药期间,除服用维生素及临时对症用药外,均不再加用其他方法治疗。
6、和肝胶囊:生三七130克,杭白芍、粉甘草各100克,青连翘60克,上肉桂(去粗皮)30克,薄荷、制斑蝥各25克,冰片20克,朱砂10克。 研为细末混匀,分装在0号胶囊内,每粒净重0.5克,共分装100粒,每天服2次,每次3~4粒,饭后服。
7、清肝煎:茵陈45~60克,连翘、蒲公英各30~40克,郁金、丹参各10~25克,青黛6~10克。每天1剂,水煎服。服药期间忌辛辣油腻物 品;动静结合,忌绝对卧床休息。
8、调肝降球合剂:柴胡5~10克,郁金、茯苓各10~30克,生黄芪、紫丹参各15~30克,炒白术10~15克,黄精、茵陈、秦艽各15克,炒 赤芍,炒白芍、山楂、神曲各10克,青皮、陈皮各6~10克,甘草5克。每天1剂,水煎2次,于上午9点、下午3点各服1次,连服30天为1疗程。待其自觉症状消失,肝功能及白、球蛋白比例恢复正常,改为2天服1剂,每天服1次,连服15剂为1个巩固疗程。每服药1个疗程,复查1次肝功 能及白、球蛋白比值。
9、补肝降酶汤:柴胡、当归、泽泻、白芍各9克,黄精32克,丹参15~32克,郁金10克,焦山楂15克,五味子10~15克,田基黄32~45克。每天1剂,水煎服。
肝郁气滞多因情志不遂,或突然受到精神刺激,或因病邪侵扰,阻遏肝脉,致使肝气失于疏泄、条达所致。其治疗原则是:疏肝理气,通络止 痛。首先要调节的是自己的情绪,尽量保持心情愉悦,在饮食上可以多摄入些疏肝理气的食品,如菊花、玫瑰花、橘皮等都可以用来煲汤、泡茶。
甲型肝炎、戊型肝炎病人粪便应予以消毒,乙型肝炎、丁型肝炎、丙型肝炎病人用过针头、注射器、器械需经高压蒸汽消毒,做到1人1针1管。食及大小便器应严密消毒。
急性期病人应卧床休息,以后逐步增加活动。第一次肝功能正常后休息3个月,每月复查肝功能1次,若3次均正常,则可上半班3月。若3月中肝功能仍正常而无临床肝炎活动症状者可恢复全日上班。
慢性肝炎处于活动期的患者,如黄疸应卧床休息,如无黄疸以静养为主。处于静止期可从事力能所及的工作。肝功能恢复正常后仍需休息3 个月,若症状消失、肝功能正常,则可上半班。重症肝炎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肝炎或肝硬化患者,容易出现皮肤搔痒情形,穿着的服装建议选择棉质衣物,可以减少衣物与皮肤磨擦所产生的搔痒感。若肝硬化合并严重腹水的病人,则建议准备比平时大上1至2号尺寸的衣服较为舒适。
充分的休息与睡眠是肝炎患者基本保健之道,只要平常觉得精神饱满,或是活动后不觉得累,就达到充分休息的状态。如果始终有睡不饱的感觉、或入睡困难等情形,则应该与医师讨论,并做适当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