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吃食物:辣椒(红、尖、干),洋葱,葱白,茴香。
避免去鼠类滋生地。如去鼠疫流行地区,采取对啮齿类动物和跳蚤的防护措施。
避免接触在路边或林中发现的有病或死去的动物。当大量啮齿类动物死于鼠疫,蚤类叮咬的危险就很高。携带病菌饥饿的蚤类必急于寻找新的宿主。在森林或野外有许多啮齿类动物生活地方,要仔细照看儿童和宠物。
鼠疫是鼠疫杆菌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系广泛流行于野生啮齿动物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等。鼠疫在世界历史上曾有多次大流行,死者以千万计,我国在解放前也曾发生多次流行,病死率极高。
治疗:
1、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
病人应执行严格隔离,对分泌物、排泄物应严格消毒,立即以最快捷的方式报告疫情。绝对卧床休息。给予易消化饮食,维持水分与电解质平衡。高热患者予物理降温。疼痛及烦躁不安者,可用止痛剂及镇静剂。淋巴腺肿大者可用局部热敷,切忌压挤,切忌随意切开,以防感染扩散。毒血症状严重者可用氢化可的松200mg加入波中滴注。血压下降患者应及时扩窖井予血管活性药物纠正休克,有心功能不全表现时,可用强心剂。
2、抗菌治疗
早期足量应用有效抗菌药物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2.1链霉素
首次剂量1g,肌内注射,后改为0.5g,每6小时1次,热退后继用3~4日。疗程7—10日。宜与其他抗生素如四环素等合用。
2.2庆大霉素
成人每日剂量160~320mg,分次静脉滴注或肌注,肺鼠疫、败血症型鼠疫或其他严重型患者,首剂l60mg静滴,后改80mg,每6小时一次,病情好转改为肌注,疗程7~10日。
2.3四环素
每日2g,分4次静滴,好转后改口服,疗程7—10日。常与链霉素或庆大霉素联合应用。
2.4氯霉素
每日2~3g,分4~6次静滴,好转后改口服。对脑膜鼠疫尤为适用。
并发败血症可伴有皮下及黏膜出血、呕血、便血、休克、心力衰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