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上避免吃生冷、发物,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预防手癣,应注意卫生,平时要减少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物质对手足皮肤的不良刺激,不用公共拖鞋及毛巾,鞋袜、脚布要定期灭菌,保持足部清洁干燥,夏天尽可能不穿胶鞋。平时要减少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物质对手足皮肤的不良刺激,如果是患者少饮刺激性饮料,如浓茶、咖啡、酒类等。尽量避免搔抓和热水烫。避免接触各种洗涤剂、肥皂和有机溶剂等。
手癣主要由红色毛癣菌(约占55.6%)、须癣(石膏样)、毛癣菌(约占22.7%)等感染引起。本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染,手癣感染的重要诱因有双手长期浸水、摩擦受伤、接触洗涤剂和溶剂等,故手癣在某些行业中发病率可相当高。患者以青年和中年妇女为多,其中许多人有戴戒指史。
检查:刮取鳞屑,挑取疱液加10%KOH镜检,可见分枝分隔的菌丝。但角化增厚型手癣直接镜检阳性率低,需反复检查,取鳞屑或疱液接种于沙氏琼脂上,保温培养,2周内有菌落生长,根据菌落形态和镜下特征可以鉴定菌种。
诊断:皮损起病于手掌某一部位,缓慢扩大,最终累及大部或全部,甚至两侧手掌。皮损表现为红斑、水疱、鳞屑和角化增厚,应考虑手癣。真菌学检查阳性即可确诊。
治疗:
1、水疱鳞屑型可外用咪康唑霜、克霉唑霜、复方苯甲酸搽剂、复方雷琐辛搽剂等。角化增厚型可用复方苯甲酸软膏、咪康唑霜或10%冰醋酸浸泡。有皲裂者,可加用尿素脂。皮损消退后继续搽药2周以上。
2、手部因经常水洗,所以局部搽药次数应增加,特别是洗手之后要加搽软膏或霜剂。
3、病程久或局部治疗效果差者,加口服灰黄霉素、酮康唑或氟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药治疗。
4、甲癣和手癣互为传染源,应予以同时治疗,包括身体其他部位的癣病。
患者以青、中年妇女为多,其中许多人有戴戒指史。若不彻底治疗而反复发作,可数年不愈。自觉瘙痒,秋冬季节皮肤肥厚、干燥、皲裂、疼痛,手掌、手指失去弹性以致屈伸不利。